道路平坦通畅,新房连排成片,扶贫车间热火朝天,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16年以来,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切实将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2019年底,丰县、睢宁两个省级重点帮扶县顺利摘帽,269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出列,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提前一年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任务。
新的一年,我市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锚定“巩固、提高、防返贫”主要任务,结合乡村振兴,重点围绕巩固提高脱贫成果、建立防返贫机制开展工作,全面检验“十三五”脱贫攻坚成效,确保交上一份脱贫攻坚圆满答卷。
聚焦责任落实 聚焦村户增收
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始终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责任状,全市上下形成重视扶贫、关注扶贫、参与扶贫,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体系,有力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2016年、2018年、2020年,我市选派300余名帮扶队员进行驻村帮扶,安排600余家后方单位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全市269个经济薄弱村实现了帮扶规划、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队员驻村帮扶、后方单位挂钩帮扶“四个全覆盖”。
围绕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增收脱贫,我市采取实在举措,切实促进村发展、户增收。五年来,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超过23亿元,用于实施富民增收项目,形成资产近18亿元,年收益金额过亿元,收益全部用于经济薄弱村发展和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分红。
“十三五”时期,我市共开展创业就业培训10.28万人次,创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12家。对于因灾、因事故等意外事件造成的急难型对象,我市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认定,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对扶贫政策满意度和帮扶政策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聚焦行业扶贫 聚焦平台打造
在医疗保障上,201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给予补贴支持,决不让一户建档立卡户因病致贫返贫。在教育保障上,我市对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学生全部给予该学段最高档次资助,“十三五”以来,我市共为超过205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超过25亿元,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在住房安全上,我市在中央和省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每户2.2万元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加大补助力度,决不让低收入农户住在危房中脱贫。在饮水安全上,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120余亿元,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完成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惠及702万农村人口,决不让低收入农户吃不到安全放心水。
针对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面积偏小、功能不全的实际,我市从2016年开始,对不达标的256个村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新建或改建。到2018年底,全市269个经济薄弱村已全部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真正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党务政务的“主阵地”、便民惠民的“服务区”、村民活动的“娱乐场”,为经济薄弱村搭建了“有温暖、真便利、聚民心”的服务平台。
聚焦面貌提升 聚焦阳光扶贫
丰县湖西片区作为全省6个重点帮扶片区之一,我市为此专门制订了片区整体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了“八项工程”,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三大体类的帮扶项目333个,总投资超过76亿元。片区内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整体面貌得到显著改观,低收入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全部杜绝,低收入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为了让扶贫工作在阳光下进行,我市于2017年10月正式上线“阳光扶贫”监管平台,次年10月,上线运行“阳光村务”,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实行跟踪管理。2019年2月,平台扩围升级,监管范围由12个部门扩大到23个,监管资金线由32条扩大到89条,监管人口由62万贫困人口扩大到680万农村人口,监管村由269个经济薄弱村扩大到全市2442个行政村,并对三保障政策的落实实时监管。
◎ 徐报融媒记者 沈扬 见习记者 尹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