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聚力乡风文明 完善基层治理 徐州全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1-12-30 15:21:00  来源:徐州日报  

冬至时节,走进邳州市岔河镇桥北村,环境清新,绿荫环绕。各户门前,月季吐芳;邻里之间,热情有礼。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拟认定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示公告》,其中,桥北村榜上有名,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然而,就在几年前,桥北村曾是一个上访户多、群众矛盾多、违章搭建多的“三多”村。该村是如何逐步扭转“三多”状态,华丽转身成为和谐善治的“明星村”的呢?

近日,记者经走访调查,探索该村逆袭成功的密码,以此为标本,揭示近年来我市探索构建乡村善治的新路径。

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引领力

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消息传来,大家都表示实至名归。同时,村民们也都说,这项沉甸甸的荣誉中,浸透着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董伟无数辛勤的汗水。

桥北村曾是问题村,因群众矛盾多、违章搭建多而闻名。村民们曾把村委会门前的4000多平方米集体用地“瓜分”,圈地种菜、养鸡养鸭。而这一乱象的背后,则折射出村党组织的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

就在这种情况下,董伟临危受命,接受岔河镇党委政府委派,担任桥北村党支部书记。

自担任桥北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董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由此扭转党员活动少、归属感弱的窘况,改变内耗严重、带头人引领带动作用欠佳的情形,全村干群团结、人心思齐,气象一新。

针对基层党组织软虚无力的根源,我市组织部门施以“强筋健骨”之术。近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村级党组织组织力评价定级,从2000多个行政村党组织中确定了372个软弱涣散或后进村党组织。在1.6万余名村干部中清理不胜任现职村干部600余人,同步补齐配强400余人。每年选拔200名在带领村民致富、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增收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下乡人才、返乡能人和企业负责人,优先推荐入党或提名为村“两委”班子候选人,结合换届契机充实村支部、村委会班子。

在乡村治理中,我市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提升组织力,创新实施“党员中心户”,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中心户为纽带的“10×10”组织体系,形成“一户带一片、多片带整体”的覆盖效应,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全市2400余个村或小区普遍成立党组织,创设党员中心户1.5万余户,有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体系。”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突出党建引领,夯实了基层堡垒、构建党建领航的基层治理体系。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党员带头干,才能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共治共享

百姓与民主“面对面”

“咱们这次召开的协商会议有两个事项,一是步子山游园二期,最近打算继续开发,给老百姓带来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二是失地补偿款已经到位,大家协商一下怎么支配这个钱?”记者在桥北村采访时,在村议事堂内,村“两委”、群众代表、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商量村内近期需要解决的事情。

步子山靠近桥北村居民区,占地30余亩,以前由于土葬陋习,给周围村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桥北村经过召开议事会,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改造该山。改造过程中,人大代表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15天累计迁坟198座,彻底根治散埋乱葬问题,把荒山坟岗变成了健身公园,把空间还给了全村百姓。

谭才运是一名老党员,在步子山建设过程中,他积极参与其中,建言献策。“我经常来这里,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为增加老百姓的安全感,我建议北面的坡建一个栅栏。”此次,他又提出建议。

“每次协商会议之后,由村文书统一扎口、统一收集、统一记录下来,会后村‘两委’、群众代表、党员代表再进一步细化,确保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落到实处,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做细。”董伟说。

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离不开共治共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平台是一种补短板行为,它补足了基层村民、政府、部门沟通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全市各地通过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引导农民参与社会治理,加快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与民事民管。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以“村党组织决策权、村民(代表)会议议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四权”建设,不断提升村委会规范化水平。

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焦思权说,通过推广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开展分级协商,实现民主与百姓“面对面”、与民意“零距离”。

文明新风

筑村民精神家园

“咱桥北,是福地。山水美,民风淳;山水青,五谷丰。本公约,要牢记。爱国家,守法纪。跟党走,志不移;务正业,谋生计……”

在桥北村,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内容涉及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等方面,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还接地气,遵守村规民约的良好风尚自然形成。

“美,不仅在环境,更是在人心。”这是桥北村党员干部常挂在嘴边的话,近年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上面。

附近的黄石山留下了张良的很多故事,村民们也一直崇尚张良留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村支部抓住这一契机,在村广场内竖起了张良的塑像,适时建立“和事佬”调解室,请村里威望高的乡贤坐镇,把有怨气的村民聚在一起,讲一讲老一辈如何讲诚信、明事理。党支部又专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推进喜事新办,丧事从简。村里还定期举办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引导形成敬老孝亲的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多年来,我市注重把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机结合,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乡村“外在颜值”与百姓“内在气质”同步提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村善治,不断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村庄美”到“人文美”的提升。

在贾汪区,马庄村坚持“党建引领、文化立村、产业富民”,创新强战斗堡垒、带生态宜居、带乡风文明、带生活富裕“一强三带”工作法,突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身边好人选树、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创建、志愿服务推广等“十大工程”,实现家风、乡风、民风、社会新风和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大提升,创造了乡风文明建设的“马庄经验”。

焦思权说,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深入推广“马庄经验”,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331场、参加活动人员22万人。5月26日,全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贾汪区举行;9月23日,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全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在新沂市举办。

如今的徐州乡村,一条条正能量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件件鲜活事例催人奋进……

网格治理

提高群众安全感

记者在桥北村寻访时,偶遇网格员韩真,一路跟随他来到村民丁凤兰老人的家中。原来,韩真来帮老人安装电灯。丁凤兰今年81岁了,儿女平时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她一个人,电灯、电线坏了她无法修理。韩真在走访过程中,知道了她的情况,就经常来到她家中,帮助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难题。

“我不管有什么,一告诉他,他就来了,家里有点零活,他也给你干,可热情了,小伙子特别好,对我们老年人特别关心,他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丁凤兰激动地说。

今年26岁的韩真,在桥北村做网格员已有一年多时间。在他所管辖的网格里,要服务96户村民。韩真每天利用网格巡查的时间上门走访,填写住户调查表,核对整理各类人员数据,分门别类建立网格数据库,全面掌握网格内低保、孤寡、空巢等重点关爱对象的情况,做到每户村民情况都了如指掌。

“像一些小矛盾,如果我们发现及时的话,会到他们家中去解决,或者邀请他们到调解办公室解决。现在有技防监控,如果看到有村民吵架,我们就及时上前,和他们沟通、解决问题。”韩真说。

近年来,我市建设平安乡村,大力推进技防镇、技防村建设。其中深化推进“红网格”建设,共设立网格党支部3587个、网格党小组1万余个,网格党建覆盖率达100%;农村社会治理综合网格8000多个,建成村级网格中心1793个。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市县镇村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

今年,我市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推进“网格+警格”深度融合。现在农村地区立体管控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县、镇、村全部建立矛盾调处中心,截至目前,全市组建3100个调解委员会、135家个人调解室,实现村级调解委员会全覆盖。行政村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精心打造多调对接“徐州模式”。

同时,深入推进乡村网格化治理,扎实开展农村重点行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联审联查”制度,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对黑恶势力的“免疫力”,群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分别超过98%、96%。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良好的乡村秩序和社会氛围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 颜子舒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