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着急,我来想办法!”
3月底,徐州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由于道路封阻,丰县梁寨镇新闫楼村村民们望着数百亩地里长势喜人的蒜薹,发起了愁。
看着大家焦急的眼神,驻村第一书记黄旭贤站了出来,将村里蒜薹滞销问题向所在单位国网丰县供电公司汇报并求助,供电公司迅速反馈,决定由公司食堂带头采购,并在工作群内向员工发起动员。
“我订10斤”“我家人多,给我20斤吧”“我联系认识的蔬菜采购商,让他帮忙……”一条条认购消息在员工群跳动。4月4日下午,供电公司产品采购车开进新闫楼村田间地头,一次性帮助农户消纳存量蒜苗、蒜薹5000余斤。
“只要不让蒜薹烂在地里,我们就知足了,你们的收购价比批发价还高两倍,太谢谢了!”农户李广沛拉着黄旭贤的手激动地说。
在寻求供电公司帮助的同时,黄旭贤和村干部们一起搭建绿色通道,通过对接当地单位和商超、社区团购等,将农产品化整为零进行售卖。
去年4月,黄旭贤转业回乡。去年底,他响应上级号召主动请缨到新闫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除全力为农户解决难题,黄旭贤还时刻不忘村里疫情防控工作。接到徐州出现疫情消息之初,他就召开紧急会议,与村委会班子成员一起搭帐篷、搬横杆、设卡点,第一时间在村口筑起抗疫防线。
“我们这里外来车辆比较多,看到村口飘扬的党旗,村民应该会更安心一些。”黄旭贤特意在村口竖起一面党旗,号召党员积极投身防控工作。
正值蒜薹采收关键期,村内返乡人员较多,黄旭贤带领党员志愿者们逐门逐户开展摸排。了解到村民甚至党员志愿者们口罩储备不足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向供电公司申请协调,并在得到公司全体员工筹措的3000只口罩后第一时间分发了下去。
“关键时期大家同舟共济,才能更好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退伍军人的黄旭贤对身边的党员志愿者们如是说。
疫情之下,不让群众为疫情所困是黄旭贤时时牵挂的心头事。村民王成廷患有丙型肝炎十余年,存在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行动不便。此前,黄旭贤根据他父亲高龄、小孩尚幼等实际情况,帮助其申请了低保,得到了政府的生活保障,这次疫情来袭,黄旭贤协调医护人员上门为他进行检查,帮助购买药物。
在黄旭贤的表率作用下,该村20余位党员和返乡志愿者参与了防控工作,共摸排农户810余户1700余人,牢牢守住村民健康“安全线”。
“我不着急回家,要留在村里与村民一起共渡难关。”连日来,黄旭贤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困难就找黄书记”成为村民的共识。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孙凤华 刘彭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