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以自然之道 养万物之生
——走近徐州野生动植物“宝贝”的“解码者”
2022-05-23 10:13:00  来源:徐州日报  

野蔷薇、小蓟开出粉嫩的花朵,蛇莓、桑葚捧出诱人的果实引来叽叽喳喳的小鸟……

5月,徐州东南一隅的小南山,草木葳蕤。

几位野外调查者在山林间穿梭,时而摘下几片树叶“找不同”,时而拿出森林罗盘测量方位和距离。忙碌间,他们的身影与山间的绿色浑然一体。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跟随他们一起,去“解码”徐州绿水青山中的“宝贝”——

原生态野山的满满收获

小满时节,田间的小麦泛了黄。铜山区林业技术指导站站长陶洪波、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钱桂枝一行,沿着曲折的小路来到汉王镇南端的小南山。

“2017年,我们在小南山上发现了一片野生黄檀,不知现在长得怎么样,会不会被砍伐?”担忧了一路的陶洪波脚步匆匆。黄檀是石灰岩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也是江苏省内唯一有分布的红木类树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小南山的半山坡,一片长势良好的黄檀映入眼帘,树干胸径约有碗口粗,绿油油的树叶随风舞动。承包这片山林的班井村村民王玉良称,这片黄檀约有3亩地、二三百棵,全部都是野生的。1998年村里承包这片山地时,山上的树木都已砍光,他种植了部分朴树、榆树和乌桕,后来发现山林间自然长出了很多黄檀、楝树,还有零星的野杏、柘树等,便精心照顾着,“可能是土壤里原先就有树种,也有可能是小鸟衔来的种子。这山上的土肥力好,有黄土也有红土。树木长得很快。”

大片黄檀中,一棵树干颜色更深、更为粗壮的大树很是醒目。陶洪波说这是徐州地区发现的首棵褐梨,旁边还长着一棵豆梨。褐梨的果实比豆梨大好几倍,呈褐色。它们春天开白色的花,非常美丽。

山脚下,王玉良指着一片生机盎然的小树苗说:“这些是去年新长出来的,我从来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树。估计又是小鸟衔来的种子发了芽。”

“这是海州常山,一种小乔木。我在吕梁也发现了一片。北京经常用这种植物作为园林绿化,它的花朵和果实都很美丽,徐州不常见。”陶洪波欣喜地说。王玉良也觉得海州常山观赏性很强,已经移植了几棵在路边作为行道树。

满地生长的蛇莓、茅莓、小蓟,招蜂引蝶的野蔷薇,郁郁葱葱的各种树木,小南山上乔木、灌林、草木高低错落,形成了一个完整、良好的生态系统。王玉良多次看见野鸡、野兔在树林间奔跑。山上长着车前草、狼毒、薄荷等几十种中草药,村民经常上山采摘。王玉良在家门口晒了一盆山上采来的威灵仙准备煮茶喝,据说能祛风湿、通经络。在他眼里,小南山满山都是宝。

一只灰色的长尾巴小鸟从山下的麦田间掠过,钱桂芝立即端起相机追踪它的身影,经过辨认,这是一只银喉长尾山雀。

随着城区的扩大,一座座山峰被开发成为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人工种植了各种绿化树木。“像小南山这样原生态森林面貌维护得这么好的,越来越少了。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它,而不是惊扰它、开发它。”几位工作者发出共同的心声。

500多个山头的深度探访

行走在长满灌木的山林中,陶洪波他们背着行囊,手持红白相间的花杆挥舞开路,这是为了“打草惊蛇”,防止遇到蛇的袭击。他们最常碰到的是蝮蛇,徐州人称“土条子”。

野外考察,需要的装备还不少,除了花杆,还有森林罗盘、定位仪、望远镜。森林罗盘可以用来测量如距离、水平、高差、坡角等。望远镜用来观察树形高大的乔木,通过树叶进行辨认。

“对于不同的植物,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识别方法。春天观花,夏天观叶,秋天观果,冬天看枯落物。因为春天花期太短,很容易错过,因此最适合野外考察的季节就是夏季,夏天叶果同在,树叶饱满,而且呈现的是本色。”陶洪波仔细地观察、触摸着黄檀的树叶,“你看,它的叶子有皮革的光滑感,顶端不是尖的,而是稍稍下凹。”

常年与植物打交道,令他们形成了本能的职业敏感,无论何时从哪里路过,只要发现有植物不同寻常,就要上前研究一番。即使是山脚下看到山上有一抹特别的色彩,也要爬到山上去弄个明白。

每年夏天,陶洪波经常和同事们一起背着行囊去野外考察。为了防止被灌木刮伤,他们都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天不亮就出发,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到家。背包里除了考察工具,还要带很多饮用水。铜山境内丘陵较多,大大小小589个山头几乎被他们踏遍了。

有一次到泉山考察时,几个人进入了平时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导航也失去了作用。他们在山里转悠了三四个小时,水全部喝光了,又渴又饿,后来就摘野果吃,最后终于顺着一片铁丝网找到了下山的路。

为了寻访古树名木,他们跑遍了铜山的各个乡村,发现了数百年树龄的瓜子黄杨、木瓜树等,仔细记录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进行挂牌保护。

“我们的野外考察分为专项调查和自发调查两种。调查不是盲目乱跑,而是设计好样线、样点、样地,有目的地调查。”陶洪波说,2020年6月至9月的大规模专项调查中,他们设计了5条勘查线路,调查野生林木个体资源159个,布设标准地79 块,登记来源不明树种150个。

对辖区内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后,他们汇总编写成了《铜山区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技术报告》,报告涉及林木种质资源野生群51份,共27科40属,其中古树名木资源35份,古树群柿树1个。首次发现了《江苏植物志》(上世纪八十年代版)没有记载的褐梨、小叶鼠李等两种植物,以及铜山地区比较稀有的物种如海州常山、厚壳树、黄檀等。

在 “寻宝”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一个个详实的数字,还有一些宝贵的民间智慧。陶洪波发现,徐州的老百姓有着朴素的“大食物观”,对于如何辨别野菜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比如农民都知道丫丫苗不能吃,民间流传着‘丫丫苗白天吃夜里嚎’的俗语。“野菜的地域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相距十几里的村庄就有差别,我准备整理一份铜山区野菜地图。”陶洪波说。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则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大工程,对国家经济和生态安全有着深远影响。摸清其本底,也就为如何开展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我们调查发现,珍稀树种多分布在丘陵地块,这类地块以石灰岩山地为主,条件较差。生长良好的树种,例如黄连木、刺槐、楸树、苦楝等都是石灰岩山地造林的优选树种,在徐州造林成效较好。”陶洪波对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安排专人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对地形条件优越、品种较为丰富的丘陵地块增加投资,建设保护区,保护群落自然演替发展。其次可以开展品种试验,进行优良品系引种和选育,丰富造林树种,尤其要增加高效经济林品种的引进推广。另外还应该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快调查、收集和保存,以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

令人欣慰的是,老百姓对林木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单集镇一农户家中种着一棵几百年的黄檀,有人出价数万元他们也不愿出售,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定要保护好;王玉良承包小南山20多年,身份慢慢从“承包者”变成了“护林员”,“政府让我保护好这些野生林木,我就不会乱砍乱伐。我家里还有十几亩地,再加上养羊养鸭,生活没有问题。”

野生动物的观测与保护工作同样细致严谨。吕梁片区水库是各类鸟儿的聚集地,铜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门聘请了两名兴趣爱好者在那里观察鸟儿的生存状况,并教会他们下载使用手机软件,一旦出现新的动向或者鸟儿有什么异常就通过APP进行上报。一些民间观鸟、拍鸟爱好者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他们目前在铜山境内共观测到鸟类248种,包括震旦雅雀、中华秋沙鸭、彩鹮等濒危生物,最近正在准备出版《徐州铜山野生鸟类图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是“宝贝”。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消杀两手都要抓。对于珍惜野生动植物要做好保护,而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美国白蛾、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生物,则要做好预防和消杀,守护国土生物安全。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大自然是一本最生动、最丰富的教科书。通过对野生动植物长年累月的考察与探访,我市众多野外调查者在不断地了解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社会构筑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记者手记

从征服自然到和谐共生

吴云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和深刻的理解思考: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已经从崇拜、改造、征服自然,发展到了如今的谋求和谐共生。

在人类力量占优势的世界里,我们曾经习惯用人类的价值观衡量一切,总想让一切屈服于人类建立的和谐标准,却忽视了自然界的运行法则。然而现实告诉我们,若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征服自然,必然会遭受大自然的狠狠报复。

徐州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如今,我们探索、了解自然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带着敬畏之心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群野外考察工作者,踏遍青山寻访野生动植物,并不是以“山高人为峰”的逻辑想着如何去征服,而是在一点一滴地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网络,努力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方案。本报记者 甘晓妹 吴云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