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龙区潘塘街道孙店社区很多村民的记忆里,“电影老尚”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老尚本名尚建芳,20年来,他用胶片电影放映机免费放映200多场红色电影。
老党员和他的胶片电影
作为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尚建芳从单位退休后,在一次和乡亲们的聊天中得知,许多老人很怀念过去的胶片电影。机缘巧合下,他买到一部老式胶片电影放映机,并产生了免费放映红色电影的想法。
为了能顺利放映电影,尚建芳到处拜师学习放映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为了寻找片源,他从影视发烧友手中购买老电影胶片。多年来,尚建芳购买放映设备和电影胶片的花费已有十几万元。“退休工资基本都砸在上面了。”老伴马淑华笑着告诉记者,“天天都有快递,一天都不落下。”说到这“烧钱”的爱好,尚建芳看了看自己的老伴,“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离不开她和孩子们的鼓励、支持。”
尚建芳卧室的正中间架着一部放映机,可以投影到屋内的白墙上。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几十套电影胶片,《地雷战》《地道战》《英雄儿女》……影片的名字被尚建芳工整地写在胶片盒上。
闲时,尚建芳喜欢坐在院里擦拭、保养电影放映机,或是修补电影胶片。一台缝纫机被他改装成了卷片、倒片的工作台,上面还放着接片器等小工具和电影放映机修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书籍。
“小时候娱乐的东西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等电影放映队来我们村,或者听说临村哪里放电影了,饭也顾不上吃,一起早早跑去占位置。那时片子少,很多电影重复看了好几遍,到现在我还记得台词呢。”尚建芳告诉记者,因为喜欢胶片电影,他结识了不少好友。今年春节期间,尚建芳花2500元从发烧友那里买了《太行山上》电影胶片,最近又花2800元买了《沙家浜》电影胶片。“家里的老片子几乎都放过了,买一些新鲜的给大家看。”
从去年开始,尚建芳配合云龙区开展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实施百场红色电影放映计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尚建芳只在自家大门口定期放了几场电影。直到7月21日,“红色电影院”又回来了。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给乡亲们放电影”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尚建芳情绪有些激动。他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党员,还想为社会做点什么。”
尚建芳只放红色主题的电影。为了贴合实际,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放电影前,他也会盘算时间点。孙店社区的村民们告诉记者,尚建芳在3月会放《离开雷锋的日子》;在7月1日会放《建党伟业》;在八一建军节会放《南昌起义》;在国庆节会放《开国大典》……这种切合主题的宣传,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他们记住了党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更在潜移默化中让红色基因在村里扎下了根。
“他年龄也大了,一个人摆凳子、挂幕布不方便,我跟去能搭把手。”老伴马淑华每次都会陪着尚建芳一起去放电影。为了防止放映中机器出现故障,他们会带两台放映机,一台备用。
多年来,尚建芳已经把义务放电影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这项事业也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每次放电影前,村里的热心观众会帮我挂幕布、接电、摆凳子。”在文化广场上,四五个青年正配合尚建芳挂幕布。村民秦建说:“大家喜欢看这些英雄故事,也佩服老尚多年来坚持义务放电影的行为。”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继续带着我的放映机,给乡亲们放电影,给孩子们放电影,让更多人了解英雄故事,记住党的恩情。”尚建芳说。
社区文化广场成“电影院”
“今晚7点,咱们村小广场上放电影,大家吃完晚饭就来广场吧。”7月21日,云龙区潘塘街道孙店社区大喇叭的广播声在村头响起。电影放映前,尚建芳拿着唱片机放一些红色歌曲吸引村民。
夜幕降临,久违了的乡村露天电影放映重新焕发生机。广场上,人们开始三三两两汇集,老人们唠着家常、摇着蒲扇,等待电影开场;孩子们三五成群、嬉笑打闹……欢声笑语充盈着满载文化气息的乡村夜晚。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虽然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手机上也可以看电影,但我们还是十分怀念小时候大家坐在一起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感觉!”村民孙素芳就住在小广场附近,尚建芳每次放电影,她都会来看。
在小广场上,几个孩子不时地盯着放映机看。尚建芳见他们好奇,便把他们喊到身边,耐心讲解机器的运转过程。
村民小周吸引了记者的视线。在幕布刚挂起时,小周特意询问电影几点放。随后,小周带来家里的两个孩子,告诉他们要乖乖地在椅子上坐好。小周说:“这也算是暑期爱国主义教育小课堂了。”
在观影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随着剧情发展,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声,仿佛置身于影片情节中。
孙店社区村民说:“广场是俺们的百姓大舞台,除了放红色电影,社区也经常在这里进行文化活动,广场上还有各种运动健身器材,是村民们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在孙店社区,干净笔直的道路、宽敞漂亮的文化广场……处处呈现出浓浓的乡村文明气息。文化广场除了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也是教育、凝聚群众的“红色电影院”。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让露天电影常驻乡村,不断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潘塘街道孙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桂德表示。本报记者 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