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应这一向往、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在哪里?8月11日召开的泉山区委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力改善民生民计。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秉持执政为民的赤子之心和民生情怀,泉山区积极回应百姓“民生关切”,大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从就业、教育、养老等方方面面,兜牢民生保障网。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写在泉山大地上,更写进人民心中。
办利民之事
近年来,泉山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办好为民利民实事。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关系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提质提档。上半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名校规模持续扩大。扎实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6万余份,基本实现全覆盖。率先打造“区域化、专业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模式,首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立运营。
“星光教育集团的实力雄厚,值得托付,我已经顺利给孩子报了名,一家人都很开心。”谈到儿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家住澳东印象城的陈女士兴奋不已。她口中的学校叫徐州市泉兴小学,是星光教育集团分校,位于泉山区欣欣路北侧,下月就将正式开学。
今年以来,泉山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名校,大手笔的投入有效解决了“一位难求”“大班额”等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对区委最新动员令,我们将锚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的目标,用心用情擦亮‘优教泉山’特色品牌。”泉山区教育局局长乔文雯说。
除孩子外,对老人的友好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人情味”。
“这边按摩真是太舒服了,腿疼也缓解了,我经常来。”近日,家住和平街道民康社区78岁的焦大爷,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康养活动室里享受免费的按摩服务。在这间23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他们有的躺在床上做红外线治疗,有的靠在沙发上进行腰部按摩,还有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康复训练。
如何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障水平,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是个重大命题。为此,泉山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未来,将持续开展养老服务兜底、强基、提质行动,推进“智慧化养老”,加大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让“老有所养”呵护最美“夕阳红”。
谋惠民之策
作为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半年,泉山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2场,新增城镇就业5620人,支持自主创业2750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7400人,全区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的绝对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这次有哪些企业啊?”“我是学财务管理专业的,有相关岗位吗?”“现在就业服务真是越来越便利了,不到招聘市场也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给人社就业部门点赞。”6月20日,泉山区人社局在徐州中关村创新中心举办“职等你来,共赢未来”徐州中关村企业直播招聘会,借助网络直播平台传播速度快、受众多、覆盖广的优势,精准搭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的双向交流平台。贴心的服务、诱人的福利待遇激发了直播间里求职者的热情。直播共进行1.5小时,实时点击观看量超过2.12万人次,在线互动次数1326次,接收简历数200余份。
6月17日,由泉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泉山区“戎创杯”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比赛中,8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示创业创新成果。参赛选手、退役军人黄永顺此次带来的项目是荣耀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该项目自2021年11月以来,已带动20多名退役军人精准就业。“通过此次大赛,经过专家的指导,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未来,我要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让更多退役军人找到好的工作,开启人生崭新篇章……”
泉山区委工作会议指出,要打好“降、稳、返、补”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稳就业。深入抓好富民增收,推动居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确保年内全区居民收入增速均快于GDP增速。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泉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莹说,下一步,该局将创新开展“直通车”式安置工作,持续开展“全岗通”业务培训和岗位比武,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善服务、乐奉献的退役军人工作者队伍。
除了管好百姓的“钱袋子”,泉山还致力于更好地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持续打造“汉风泉韵”文化品牌。“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乐享泉山’公益培训班、传统文化进社区‘菜单’内容。深化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强力推进智慧化旅游建设,持续打造‘悦’动泉山全民健身运动品牌,让泉山群众共享我区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泉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吴姝说。
行安民之举
对城市而言,治理内涝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安全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7月30日的强降雨过后,泉山区多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8月16日,泉山召开易淹易涝点整治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座谈会精神,听取相关单位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治理工作。区委书记李勇要求各级各部门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统筹做好城区防汛排涝各项工作,切实守牢民生底线。如今,泉山区农业农村水务局正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制订易涝积水点治理工作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解决37处积水点,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获得群众的满意。
《汉书·货殖列传》有曰:“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百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今年6月,历时10个月的桃园街道西村、南村、东村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工。铺设主管网,雨污分流一步到位;三网入地,消除横七竖八的“蜘蛛网”;施划停车位,让停车规范起来;西村建设2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南村建设800平方米休闲广场……面对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居民们喜笑颜开。
老百姓的满意是对泉山区房产服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肯定。下一步,该中心将盯紧年度16个小区(片区)综合整治和移交改造,争取提前招标开工,将小区整治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推动老旧散小区、老旧道路和背街小巷整体提升,并继续挖掘居住区内涵底蕴,打造小区改造建设新高度。
文明看得见,幸福摸得着,老百姓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一直以来,泉山都将“创文”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推进。泉山区委工作会议指出,要对照标准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分步实施老旧小区整治、农贸市场改造、城市道路整修、公共厕所建设等工程,提档升级硬件设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泉山将始终情牵百姓所盼、心系民生改善,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手记
用心谱写新的民生答卷
子舒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挑大梁、担重任,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是泉山自我加压的目标和定位,做好主要经济指标、民生保障水平、城市功能品质“三个提升”是措施和手段,而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还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保障既要扎实推进,也要细致入微。近年来,泉山精心打造富民安心、便民舒心、绿色怡心、颐养暖心、安全放心、春雨润心的“六心”工程,不断提升民生水平,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这体现了泉山的力度和温度,只有“心”用到了、“情”用深了、“力”用足了,就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取得让一切事业致胜的法宝。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面对新要求新方向,憧憬新泉山新未来,泉山区各级各部门要用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力改善民生民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把为民的好事办实,把为民的实事办好,带领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本报记者 颜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