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成长仪式是江苏省中小学生“八礼四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为了让孩子们感悟生命的精彩,体验成长的快乐,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同伴的陪伴之恩,徐州市煤港路小学携手邳州市南京路小学,共同举行了主题为“共同的十岁”四年级十岁成长仪式系列活动。
书信写成长结交新朋友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书信不仅是人们互通消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还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煤港路小学在“共同的十岁”活动引领下,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活动相融合,组织四年级全体学生与邳州市南京路小学学生互通书信,架起两地学生的友谊之桥,开启一场美妙的书信之旅。
一个月前,在翘首以盼中,煤港路的少年们收到了南京路小伙伴的来信。他们为结交到新朋友而兴奋不已,并用真心传递诚挚的祝福与问候,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一封封书信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写下的是文字,传递的是友情。
当大家相继完成写信、粘信封、贴邮票等工作后,就在家长的带领下前去邮局寄信。一封封信件投入邮筒后,同学们还不忘互相交流:“我的信会不会被邮差叔叔落下”“什么时候能见到邳州的小伙伴呀”……
致敬小英雄 汲取成长力量
在老师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邳州有一位儿童英雄——“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1941年出生于邳州。八个月大的时候他就随父母被带进监狱,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怜爱地叫他“小萝卜头”。1949年9月6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宋振中牺牲。他牺牲的时候,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同学们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小萝卜头的事迹。
班会课上,同学们阅读讲述小萝卜头生平的书籍、观看影片,并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小萝卜头的故事;回到家中,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小萝卜头的故事,通过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诉说对小英雄的情感。四年级的同学们最想对小萝卜头说,“虽然你没有看到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没有感受到幸福生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相聚邳州 携手共度成长礼
6月13日,两校学生相聚在南京路小学,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这是孩子们共同的十岁。
终于到了相聚的时刻!在小伙伴的热烈欢迎下,煤港路小学的学生们走上红毯,穿过成长门。在成长仪式上,两校学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动感十足的《孩子的天空》、美妙动听的《和光同尘》、感人至深的《小萝卜头》舞台剧、英姿飒爽的舞蹈《华夏》……
小小笔友也迎来了线下的第一次见面,他们无比兴奋,互相介绍,互认名牌,有的热情拥抱,有的互诉衷肠,还有的交换着代表友情的礼物。
下午,煤港路小学四年级师生及家委会代表前往位于邳州市八路镇岠山脚下的小萝卜头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观看了陈列的小萝卜头及父母生前部分实物,研读了200余幅图文,近距离地了解了宋振中这位共和国最小的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奋斗而来的,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现在,好好学习。
少年初长,意味着责任与理想。花开十岁,崭新的篇章等待着少年们书写。为期一个月的成长仪式系列活动圆满结束,别开生面而又充满仪式感的十岁成长礼,定会成为煤港学子们生命旅程上最美的一站风景,也会成为他们铭记心间永不褪色的成长印记。本报记者 王艺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