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小学科学教师带领孩子们在梦幻花园拔草
一个善举成就了孩子们的一个梦想。9月10日,常州市博爱小学的梦幻花园正式揭牌。这个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开设在教学楼屋顶的空中花园,凝聚了博爱学子的创意,也丰盈了博爱学子的童年生活。“我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座花园,在这里我可以和伙伴玩耍,也可以做自己的试验田研究。”博爱小学四(3)班学生刘骏禹是梦幻花园的设计者之一,看着自己的梦想成真,“我真是太兴奋了!”
梦幻花园,孩子们的劳动阵地
9月14日,博爱小学六年级学生们的社团课程在梦幻花园如火如荼进行着。播种、锄草、浇水等,土生土长的城市娃化身小农民,精心呵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梦幻花园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劳动的场所。“结合近年来学校主抓的劳动教育和食育教育,梦幻花园成为了孩子们在校内的食育实践基地。”该校相关负责人说,在种植过程中,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尊重劳动成果,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珍惜粮食”“劳动光荣”等观念。
该校多项学科也在梦幻花园这一平台融合。美术课学生在此写生,科学课学生认识种植的蔬菜和花草;语文课、班队课等开设在花园中,孩子们被优美的环境所围绕,心情更加愉悦。
学生做主,打造梦幻花园
有着博爱logo的座椅和雕塑、小灌木球、瓜果种植区等,在梦幻花园所看到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出自孩子们的创意。“都是住在城市里的孩子,能有一片场地用来种植一些农作物,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了解到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就着手打造了一个花园,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这样的劳动实践中。”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学校在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广泛征集“我的梦想花园”设计方案。“最后有50多幅创意来稿,我们优选了一批优秀方案进行具体的布置实施。”
六(10)班的王钝同学参考学校博爱的logo,为梦想花园设计了弧形休息活动区域,形成学习、休息的区域供师生使用。“虽然凳子很小,这个花园也很小,但却能拉近大家的距离。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能让世界变小。希望多年以后,无论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心中都有一片博爱的花园,有可以让我们休息的爱心凳子。”谈到最初的设计理念,王钝解释。得知自己的设计被采纳,他喜出望外,“算是给我的一份特殊毕业礼,这将成为我一生难忘的回忆。”
把校园还给孩子的“儿童立场”,是博爱多年来奉行的教育理念。“我们希望让孩子成为校园的主人,来发现孩子,发展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这个舞台上闪闪发光。”该校负责人表示。
学习社区,构建快乐学习空间
白墙灰瓦小桥窗花,屏风书案文房四宝。日前,在博爱小学教学楼的6楼走廊,华文街区正式“落户”。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小学华文教育基地,华文街区将为该校对外交流提供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场所。“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我们的对外交流形式改为线上。如何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传递到国外,我们打造了华文街区,进行三个不同主题的场景创设,为录制网络课程营造了更好的物质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
由该校学生主讲的红楼梦14日正式在华文街区开讲。“学生绘声绘色的演讲加上江南庭院的背景布置,让人仿佛置身于金陵古都,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在华文教育基地交流学校——德国杜塞尔多夫汉园中文学校交流的博爱教师朱馨语说。
“打造一所适切师生成长的博爱巴学园”,博爱小学从 2013年借改扩建这一契机,提出学习社区理念,建构起了适合学生快乐学习、自然成长的空间文化体系。阅读街区,红领巾街区,数学、科技、创意街区,一个立体化、全景式的学习场域不断完善。“我们以课程的方式对各类学习资源、时空、策略进行统整,教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对学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据了解,近年来,该校有600余人次在省、市航模科技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该校的生命课程、拓展课程和主题课程连续三届获得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一等奖。(尤佳 张蔚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