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处江南水乡,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吴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守孝重信,厚德行善”,是常州宝贵的人文财富,也是它的“内在气质”。
近年来,常州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灵魂工程”来抓,不断巩固道德讲堂经验,健全公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红色文化和重大纪念活动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常州成为一座有品德、有涵养、有温度的城市。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五星街道云上道德讲堂。”2月27日下午2点30分,钟楼区五星街道“云上道德讲堂”,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视频会议功能,准时开讲。这也是常州“云上道德讲堂”在全国首讲。疫情爆发后,很多居民打电话到社区反映,希望宅家也能听道德故事、学道德模范。五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采取现场开课、在线收看的新形式,向居民宣讲抗疫志愿者的感人故事,致敬平凡而伟大的守护者。常州道德讲堂自钟楼区星港苑社区第一课开讲至今,已有整整11年。11年来,道德讲堂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成为飘扬在道德风尚高地的一面旗帜。
6月27日,常州市“抗疫人员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示范活动在常州外国语学校报告厅举行,一堂以《逆行的壮美》为主题的班会课在这里召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退缩。”“做好基层守门人,牢牢守住战‘疫’防线。”通过和援鄂医生周曙俊、社区书记李强等抗疫英雄们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常州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常州始终坚持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帮助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钟楼区始终坚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生态链建设志愿服务项目的研究,并于2018年9月成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研究会。该项目刚刚荣获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
2018年,常州全域试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并逐步向纵深发展。2019年,常州推出由志愿服务范围高覆盖和运转高速率、项目高增长、资源高汇聚、保障高效能一同构成的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5G”模式,这是常州市在全省率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精神,引领广大志愿者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谋求在更高层级、更大格局中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再次出发。今年常州市将推动溧阳继续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工作,武进全力做好省级试点工作,全市镇、村和涉农区域力争到年底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常州市已规范注册志愿者119万余人、志愿组织逾万个。在志愿者活跃度这一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内容上,常州市位列全省第二。
读书正成为常州最美的社会时尚。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常州地铁有声图书馆”专列正式亮相,专列的车厢内被打造成一座移动的“有声图书馆”。6节车厢以老常州水墨画为背景打造一座有着浓郁常州风情的“数字图书馆”,一张张图片设计成书籍封面的式样,乘客扫描图片旁的二维码,即可在线收听有声书,同时还能及时获取常州本地的旅游、文化资讯。
近年来,常州始终坚持把全民阅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省内地级市中第一个出台地方法规性文件《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并获评江苏省第二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4月21日,以“阅读传递信心,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2020年常州“秋白读书节”正式启动,市委书记齐家滨为全民阅读工作代言,向全市广大机关干部、市民读者推荐优秀书籍。围绕“书香常州·幸福阅读”主题,“秋白读书节”“龙城淘书节”“常图之春读书节”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让“读书为荣”深入人心,让“读书为乐”深入生活。
提到常州广场舞大赛,不少舞蹈爱好者是它的“忠粉”,年近50岁的周一红就是其中一位。数年来,她贴钱贴时间,带领社区阿姨们奏响军鼓、舞起金龙、跳起舞蹈,并带队成立“青竹苑竹舞工作室”。在青竹苑社区,居民们一看到好看的舞蹈,总是第一时间想起周一红。广场舞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年,四年间,这项“有新意、接地气、聚人气”的群众文化体育赛事,不仅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展示了常州丰硕的文化发展成果和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让身处一座城市的人们从“陌邻”到“睦邻”,从“睦邻”变“家人”。这曲“文明之舞”,见证了常州的城市文明,舞出了健身新生活,舞出了时代新风尚。
近年来,常州持续开展社区邻里节、“邻里守望”等系列活动,增进邻里互助、人际互信,同时丰富楼道文化,打造幸福社区,帮助居民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现实路径,成为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重要举措。图为周一红(中间手持指挥旗)带领社区阿姨们在练习军鼓。
良好社会风尚能够温润心灵、引人向善。“青山绿水美家园,安居乐业享物华;文明礼让讲诚信,崇德守法心向善”在新北区孟河镇小黄山村,民居外墙上绘制的村规民约涵盖了环境整治、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移风易俗等村庄治理的方方面面。作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的规则,村规民约为全市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富都社区以引导居民所需代替抑制居民所为,用“七步法”走好居民自治;薛家镇丁家村“19点议事厅”实现把脉问诊、群商共治、培育新风的移风易俗闭环,不断增强旧风俗与现代化治理的耦合度;横林镇狄坂村每户村民家门口摆放着垃圾桶,设“文明奖”破垃圾分类难题……近年来,常州不断深化价值引领,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本版文字 文明 谢韵本版图片 朱臻 王锐 夏晨希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