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常州钟楼:聚焦民生实事,提高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2020-11-03 13:34:00  来源:常州文明办  

文明城市创建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内在要求,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民生工作的延续。近年来,钟楼区不断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了全面动员,落实“街巷长制”“网格长制”;对照指标自查自纠,解决突出问题;压实责任,建立高效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机制等要求。全区各板块和相关部门着力聚焦民生实事,在人居环境提升、老旧集贸市场改造、停车秩序整治、事权下放、文明养犬领域发挥“钟楼智慧”,努力提高市民幸福感、获得感,让文明更有“热度”,让城市更有“温度”。 创新停车管理方式,解决泊车难题

在南大街,过去沿街停放的非机动车已几乎不见踪影,街面整洁。

沿着金禧园小区中间的崇仁路走去,汽车整齐有序地停放在道路一侧,路的尽头是一个规范化管理的小型停车场,拐弯处还有可容纳200个机械车位的地下停车场。西新桥二村的停车整治是钟楼区荷花池街道“百日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以来,荷花池街道将老小区停车当成一个专项问题来研究,着手平整场地、拆除违章等,把原先散乱无人管理的停车场规范化管理和运营起来。

“为保证停车管理规范化,一方面加大了停车场的流动频次;另一方面,停车场收入用于维持路面保洁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换、维修,将整个路段良性运转起来,成功实现自我造血。”荷花池街道宣统委员潘振兴说,自“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荷花池街道制订了城市匠心管理“疾风行动”方案,按照“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平平整整”的要求,开展市容环境、街面秩序、广告店招、非机动车、道板破损等12类71项问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这些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

在南大街,过去沿街停放的非机动车已几乎不见踪影,街面整洁,令人耳目一新。今年4月起,南大街商圈启动非机动车专项治理行动,逐步取消中心商贸街区道路两侧非机动车停放,引导其至指定停车区规范有序停放,尤其是划定了外卖车辆停放区,兼顾商户需求和街容整洁。“街道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增设隔离设施、拓展地下非机动车车库空间、划定指定停车区域等方式,一边沟通引导,一边协助顾客、商家、外卖人员将非机动车停放到指定位置,方便行人的同时,使街区路面变得更整洁。”南大街街道办副主任张旭东介绍。

推动形成文明养犬良好氛围

“警格+网络”双融合, 钟楼区目前已经张贴文明养犬海报5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文明养犬的呼声不断提高,文明养犬,不仅事关城市品质形象,也直接影响群众幸福度和满意度。常州市在今年全面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养犬宣传,主动引导文明养犬行为,深入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探索犬只长效管理路径,切实提升养犬者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推动形成全社会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

钟楼区于今年9月召开全区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并出台《2020年钟楼区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2020年钟楼区文明养犬集中宣传工作方案》。“我们依托‘警格+网格’双融合,深入社区、居民广场、小区楼栋,走到群众中去,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向市民讲解常州市养犬管理的相关规定。”钟楼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张军说,他们在全区827个社区网格微信群内定期进行文明养犬宣传,同时,邀请专业宠物医生讲解狂犬病防治及犬类常见病的预防等常识,积极倡导广大市民依法依规为犬只办理登记年检手续,目前已经张贴相关海报5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今年以来,钟楼分局共查处携犬出户不使用牵引绳带321起。我们呼吁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张军说。

探索“五韵融合”模式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五星街道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设到龙湖天街等商业综合体中

最近,五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纷呈,所里总是人气满满,笑语盈盈。今年以来,五星街道始终坚持将“重大项目攻坚年”建设与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积极探索“五韵融合”模式,着力破解服务群众、狠抓落实和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五韵’分别是‘学韵”助力新思想落地生根,‘德韵’推动新风尚蔚然成风,‘雅韵’促进新文化惠民为民,‘法韵’强化法治观入脑入心,‘乐韵’增强幸福感凝聚力量。我们组织辖区内的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百姓名嘴成立‘学韵’宣讲团,每周一主题,每月一交流,深入各村、社区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目前累计参与党员群众万余人次。我们还开辟‘学韵轩’分享角,通过‘讲’来龙去脉、‘演’真实案例、‘评’时事新闻等方式,让基层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进、收获多。”钟楼区五星街道宣统委员陈丽云介绍,今年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紧扣“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主题开展了5场“道德讲堂”巡讲行动,各村、社区召集200多名党员干部带头参与。

此外,五星街道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设到龙湖天街等商业综合体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以更时尚、更休闲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在休闲购物时也能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

改造提升老旧农贸市场

让文明走进菜市场

今年,常州市首个智慧菜场——钟楼区五星街道勤业五星生活市集投入运营。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钟楼区因地制宜对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让文明走进菜市场,满足居民在整洁、卫生、舒适的环境中买菜的需求。今年,常州市首个智慧菜场——钟楼区五星街道勤业五星生活市集投入运营,这使得钟楼区老旧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多数农贸市场长期运营后,存在设施破损老旧的问题,我们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农贸市场,提出了不同的改造要求。比如勤业菜场,在智慧农贸的高标准、智能化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群的购物体验,增设无线网络全覆盖及客流量数据监测,打造‘智慧’与‘颜值’并存的菜市场,满足居民多样化、便利化需求;比如民营产权的会馆浜菜场,我们充分调动菜场管理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改善购物环境,增加菜场的停车位,增加菜场‘软实力’。”钟楼区国投中心副主任曹健波说。

据了解,自2007年开始推行标准化市场建设以来,钟楼区目前全区22家菜场标准化达标率为95.5%,明年计划投入3000万元对老旧农贸市场进行进一步改造。此外,近两年来,钟楼区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安心菜市场”创建,目前已实现“安心菜市场”全覆盖。

事权下放,增强城市管理实效

西林公园有40余种1500余棵桂花树,吸引市民前往观赏。

前不久,第八届常州市桂花节暨西林街道第21届文化艺术节在西林公园开幕。西林公园有40余种1500余棵桂花树和众多以“桂”为元素的景观建筑,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桂花主题公园之一,也是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公园。西林公园是今年市属下放到钟楼区城管局的公园之一,在经过了前期的摸底和改造后,公园以更好的面貌如期举行了桂花节。

“我们平稳接收10名市园管中心工作人员,并于4月21日成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在单位成立伊始,摸索制定相关制度,如公园日常管理制度、公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公园绿化考核通报单、考核联系单等,用制度规范工作。目前,区园管中心已顺畅运作。”钟楼区城管局党委副书记陈冬芬告诉记者,除了西林公园,区城管局还承接了市属下放的荷园、五星公园、椿桂园,以及区住建局划转的芦墅公园、兰园的公园管理工作,承接后对设施设备、园景园容、管养模式、现场人员及房屋租赁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度过了事权下放初期的忙乱后,现在已经基本步入正轨,我们计划三年内对6个公园进行提升改造。此外,我们正在开展区级事权下放,科学界定区街两级城市建设管理职能、权限与责任,合理调整分配财权,统筹人员使用,使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人员与工作相适应,增强城市管理实效。”陈冬芬说。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建“美丽家园”

邹区镇正在对南北大街、东方大道进行立面改造和店招安装。

从昔日靠手工作坊起家的灯具市场,到如今坐拥中国灯具城、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两个华东地区最大的专业市场;从一个仅有一条800米“南北大街”的农贸集市,发展到如今建成区面积超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区10.7平方公里的商贸重镇,邹区镇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多年来,邹区镇人居环境始终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今年以来,邹区镇紧扣“国家卫生镇创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攻坚战”两大重点工作,针对困扰镇区的脏、乱、差顽疾,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提升,镇区面貌明显改善,环境明显改观。

“我们一方面针对乱张贴、乱吊挂、乱搭建、乱停车、乱出摊、乱堆放等现象,大力推行‘721’工作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以强有力的日常管理加现场整治促进环境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创新采用“路长制”工作方法,由党政领导分管主次干道,形成高位监督,充分动员志愿者每日站岗服务,加大对道路卫生监管力度。”邹区镇政法委员卞小龙告诉记者,今年邹区镇投入大量资金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和城市规划,实实在在提升邹区人民的生活质量,集中拆除东方大道、康庄大道、腾龙路等违规广告500余处,增加公益广告60余处;同时对南北大街、东方大道进行立面改造,现已完成骨架安装6000余平方米、店招安装5300余平方米。

卞小龙介绍,下一步,邹区镇将让环境面貌的长效管护有“规”可寻,加快研究镇、村社会化保洁的末位淘汰制度。(本版文字 文明 郑雨露本版图片 王锐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图片见龙城文明风钟楼专版组照)

责编:常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