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把“好风景”“好故事”做成“好产品”
2024-06-25 10:50:00  来源:常州日报  

“常州三杰”联名印章、季子IP人物帆布包、“遇见常州”系列文旅冰箱贴、《苏东坡游记》桌游……6月17日,在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来自南京的游客秦女士向记者展示她的购物成果时说:“这几样东西既展现常州文化特色,又小巧实用,我想带回去,分享给家人朋友。”

文商旅融合不断深化,常州本土文创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其间,“季四爷”家族IP应运而生,其以常州人文始祖“延陵季子”为灵感,通过深挖常州本土非遗传承和城市地标等文化资源,开发系列城市文化符号群像,把“好风景”“好故事”做成“好产品”。

“一地有一地的身份认同,一城有一城的文化符号。”“季四爷”家族IP的核心创始人王小平说。

今年35岁的王小平祖籍盐城,来常求学期间,着迷于常州大运河、南市河、西瀛里、篦箕巷等背后的历史文化。2009年毕业后,他开始创业,主攻文化创意领域,推出常州手绘地图、冰箱贴、桌游、印章、笔记本、帆布包、玩偶、美食伴手礼等文创产品;2019年,完成“季四爷”商标注册,以常州鲜明的地标建筑、特色小吃、文化符号为素材,以卡通形象风格呈现,注重实用性。

如何成为一个生命力更持久、价值更高的IP?王小平给出的解法是:增加有趣的细节、丰富故事线,增强与受众的情感互动。

对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在不改变人物精神内核的前提下,进行形象化再造。如延陵季子“再造”后,成了嘴上念叨着“之乎者也”、内心住着一个小顽童的白发老翁,再配上萌气十足的表情、一声亲切的“季四爷”,一下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文化名人苏轼,“再造”后的形象是头戴子瞻帽、身着橘色襕衫,两眉弯弯、笑口常开,以此展现其笑傲坎坷、乐观平生的文化人格。

王小平还会依据地域元素创造出一些全新的IP形象。如呼应常州别称“龙城”的奶萌神兽“常宝”,龙角龙须龙尾,极具辨识度;以省级农业文化遗产“焦溪二花脸猪”为原型的“花不小猪”“黑珍珠”;以常州青果巷为原型的IP形象“千果象”,与常州博物馆合作设计的IP形象“晋晋”“陵陵”,皆外形可爱又兼具活泼灵动。

如今,“季四爷”家族IP已被应用于旅游、农业、教育等方面,成为链接常州文旅的一个端口。

“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青果巷、焦溪古镇,以及半山书局、奔牛机场、现代传媒中心等公共场所,都成为‘季四爷’家族IP的文化‘橱窗’。”王小平说,他还通过艺术策展、推出限定套色印章等方式,串联打卡地,解锁从一地到全域的城市“打开”方式。

从平台到生态,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充沛的“土壤养分”。王小平说,4年前入驻常州高新区嘉壹度青年众创空间,嘉壹度提供了场地、资源对接、政策帮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大大减少了创业风险和成本。“还有我们办公地所属的三井街道,问题协调、补贴政策落地……服务企业润物细无声。”

王小平憧憬着,未来有一天,能做成长三角头部文创企业。 记者 徐蕾 通讯员 李智娴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