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专业带动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她集众多荣誉于一身;从1983年开始发展家庭养殖业,她成为远近闻名的“鸭司令”;30多年来的创业春秋,她闯出了一条劳动致富、科技致富的新路子。她就是原无锡市惠山区堰桥界泾养殖场场长、兽医师、惠山区老科协委员邢梅珍。
漂亮新娘愿做“养鸭娘”
堰桥镇界泾村碧水连天,在一片静林后的“池塘世界”里,人们勤劳善良、智慧果敢!
1983年,邢梅珍从江阴青阳镇嫁到堰桥界泾,25岁的她是典型的江南女子俊俏模样。那时,堰桥镇推行“一包三改”,乡镇企业日渐兴起,不少农民进企业当上了兼业工人,邢梅珍也向往着那种平日间在厂里上班、农忙时回家种田的悠闲田园生活。
邢梅珍原在的青阳镇水产、禽畜养殖面积超5000亩,娘家多年从事养殖,她有一套从娘家带来的禽畜饲养本领。不过,这一行十分辛苦,又比较“脏乱差”。堰桥是鱼米之乡,有高产稳产粮田12000亩,当时村办企业在初创阶段,更多人还要靠种地吃饭,在她看来,提个锄头种地,比禽畜棚里终年弥漫的粪臭味清爽多了。
她夫家因造屋、婚事等欠下1000多元债务,偿债和养家糊口的压力颇大。靠种植吃饭,虽然勤劳,收入还是微薄。好在开始分田到户,而且农村政策放开了,村里人还特别羡慕邢梅珍的饲养本领,鼓励新娘子尝试养殖。邢梅珍像是嫁到村里的田螺姑娘,能干又方法多,她先试着养猪,后来又养鸡、养鸭。
界泾村水网密布,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养成一只肉鸭能有几元钱收入。“何不凭借自己掌握的养殖经验,利用小鱼小虾丰富的天然水面,进一步扩大养鸭的规模呢!只是人要更辛苦一点了。”邢梅珍说出她的想法,并获得家人支持。
1986年,她向村里承包一片水塘,拿出全部积蓄,又向银行借贷4000元,捉来1500只小鸭子,办起界泾养殖场,奉献青春甘当“养鸭娘”,开启了她“金色池塘”创业之旅!
带动全村致富的“鸭司令”
说起养鸭艰辛,邢梅珍用这样一句话:“这真不像一个姑娘家干的活!”
她毅然洗净铅华,穿上套鞋、系上围兜,提起食桶大踏步奔向禽畜棚;清运粪肥一担接一担,就算溅上发梢也顾不上;养鸭很费时间,白天、晚上都要照看小鸭子,夜里也要经常起来;冬日里每天夜半都要起床疏散鸭苗,定时给暖炉添加煤球;盛夏防止鸭苗中暑,赶着跑着让鸭群洗凉水澡;建“高脚棚”、打预防针、跑销路、收货款……她甚至把床搬到鸭棚里,劳作间隙才能小睡一会儿,鸭子们闹心的嘶鸣声,反倒成了催眠曲。“碎片化”休息时间,漫长的艰苦劳动,回忆创业的艰难,邢梅珍至今内心依然不平静。
不仅如此,禽疫、灾祸……困难一重接一重。1991年除夕夜,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从上海收款归来,等待她的不是温暖的年夜饭,而是迎头一盆冷水——取暖灯引发大火,鸭棚烧成焦土,上万只鸭子毁于一旦。大年初七,邢梅珍擦干泪水,率领全家买建材、竖桩搭棚重新干起来。乡党委书记来走访,看到这一幕,竖起了大拇指。
邢梅珍养肉鸭从最初的500只到后来的10万只,再到100万只,规模几乎年年扩大,不但还清了最早的贷款,还积累了创业资金,走上致富道路!最美“鸭司令”的芳名不胫而走。
她饲养的鸭子有一个动听名字:“樱桃谷鸭”,是堰桥最早试养由原来生长周期长的麻鸭到引进肉质鲜美的樱桃谷,此鸭全身雪白,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合做烤鸭、盐水鸭、板鸭、香酥鸭、酱鸭。当初,针对苗鸭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她遍访市、区养殖界名师,无论多远多累,只要有课就赶去听。终于,邢梅珍的第一批苗鸭饲养成功了!500只鸭子经过40多天照料出棚了,远超专家们的预期。经过不断摸索科学饲养方法,邢梅珍总结出一整套樱桃谷肉鸭的苗鸭护理、养殖管理、防疫治病、屠宰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管控制度,走在省内外同行业前列。
她把“生态循环”理念融入到养殖中,变集约式高架竹棚饲养,搭在池塘边的高脚棚“高洁美”,鸭粪可冲到池里喂养微生物、鲢鱼,再到建沼气池解决鸭粪出路问题。这位窈窕女子,身着白衫长裙,站在羽毛雪白的鸭群里,手捏水管,在高高的棚架上冲洗鸭棚,给人的印象不是鸭棚劳作,而是“仙女撒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做好自己的养殖事业的同时,她坚持带动发展、富裕一方,她把养殖经验传授给大家,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经她指导的各地养殖户超1000多户,不少人拿着报纸来请教邢梅珍,还有从上海、南京、常州、湖州等远道而来求助的。不管认识不认识,她总是热情接待、耐心指导,甚至无偿上门服务,有时为解决饲养技术、治疗等难题,她常常会在养殖户家里连续待上好几天,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2006年组建由邢梅珍任社长的堰桥顺新禽业专业合作社,为100多户养殖户提供苗鸭、饲料、防疫、销售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并保证每只肉鸭的养殖利润,合作社成为养殖户小康路上共同富裕的平台。
2010年,邢梅珍作为惠山区第一位全国女劳模,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成为全国创业劳动致富的先进典型!
成功转型创出“锡珍牌”
前几年,邢梅珍转战到食品深加工领域,创建肉鸭养殖、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加销”模式,事业又攀登新高度,她一手创办的“锡珍牌”商标成为江苏省驰名商标,制作的桂花鸭、肉鸭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她注重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养殖场产品在原有白条鸭单一品种上研制开发出了盐水鸭、啤酒鸭、酱鸭等新产品,“锡珍”牌肉鸭及其产品被评为无锡市名牌产品,并通过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
伴随着一次次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接着她又探索鱼鲜类的深加工产品,如宴会专用的太湖雪花银鱼等,在江浙沪、苏锡常等地区畅销,收益甚至不比养鸭少。“邢总对产品质量把关很严格,因为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一位员工说。
从当年养鸭,到年产商品肉鸭近500多万羽,邢梅珍执着地行走在创业道路上,凭着坚定理想和信念,靠勤奋和智慧丰富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要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做大做强,还要坚持做下去。”用她的话说,她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息!”
她把爱和本领献给人民,人民也给了她崇高荣誉,她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得到各级认可和社会各界褒扬!
邢梅珍今年已经62岁了,自从担任惠山区老科协委员以来,她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认真建言献策。她为老科协和乡村振兴作贡献,村校添置教育设备、村老年协会缺乏活动经费、本村和邻村修筑防汛围岸、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老科协开展工作、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抗疫捐款等,她都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你会为她散发的活力而感染,在她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让她昂首阔步一路上克服困难,走向辉煌!
邢梅珍用青春、坚毅、爱心谱写了创业传奇,这份传奇令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女子成长为一位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她就是奋斗在小康路上的最美“鸭司令”!(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