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无锡 > 惠山 > 正文
桃乡“六老”:大义勇救八旬翁
2020-12-07 20:27:00  来源:中国惠山网  

  大美阳山,佳话频传。日前,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一则“桃乡‘六老’:大义勇救八旬翁”的佳话在当地纷纷“点赞”,虞光平、胡月星、虞勤建、虞法明、杨巧芬、臧美英等“六英雄”村民,肝胆侠义、见义勇为,合力施救落水老人虞光炎的英勇壮举,闪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社会文明进步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双节长假,八旬翁不幸落水

  节日桃源村,阳光明媚。受新冠肺炎疫情、超长梅雨季水蜜桃减产“双重”影响,部分桃农减收20—30%,桃乡人以“大无畏”精神,将这一切视若等闲。

  “桃树田施肥去喽!”2020年10月2日午后,桃源村大路头上沿村民组,75岁的老桃农虞光平小憩后,担起几袋鹌鹑鸟粪,去自家桃田撒肥料。今年虞光平又下足本钱,专门购买100袋鸟粪给桃树添加“营养”,期盼翌年大丰收。来回数趟、垩上12棵桃树,干了一二个时辰,老虞来到村西头南漕河边歇息片刻,与洗菜的乡邻闲话。

  桃乡人勤劳,村民杨巧芬等在田间干活;胡月星、虞法明、臧美英等在家中忙碌着。无锡市劳动模范、曾任大路头村支书、退休后志愿服务桃源村“老娘舅工作室”4年的发起人虞勤建,刚为朋友祝寿回村,边走边赏桃乡美景。真是一派祥和氛围……

  南漕河源于阳山境内牛郎山,由西向东流进直湖港,这条河长70米,最宽十四、五米,深2—4米,近年来镇村清过淤,河面开阔、水质清澈,可作农业和生产等用水。

  下午3点半多,本组82岁有些老年痴呆的虞光炎出门,手拎一只塑料桶,迈开蹒跚步履倒完垃圾,往南漕河边想要洗桶。不料,他收不住脚头,“蹬蹬蹬”直扑跌落河中。由于年老体弱,河水较凉,虞光炎连大声呼救的力气也没有,情况异常惊险!

  桃乡六老,抢救人挺身而出

  地里劳作的杨巧芬猛然抬头,远远望到水面上有个“东西”在起起伏伏,急忙跑近一看:只见虞光炎老人已在离岸2、3米水中挣扎、时浮时沉,不断滑向河中央。

  “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哪——”杨巧芬立即大声呼救。

  正在屋后门做家务的胡月星阿姨,听到“有人落水”的喊声,不顾自身安危,三步并作两步跳下阶梯,她身穿裙子来不及多想,直接下河相救。她的丈夫虞勤建疾步到码头,尽管知道妻子胡月星会游泳,仍解下皮带、脱掉裤子和鞋子,准备下河救人。

  村民闻讯而来,有的递拖帚、竹竿,有的叫落水老人“快接住啊”。无奈老人力不从心,站立不直、转身都不会,又呛了好几口水。老人离码头7、8米远了,渐渐停止扑腾,眼看河水就要漫过头顶,一旦进入深水区,那里水深4米左右,救人将变得十分困难。

  千钧一发之际!村西头的虞光平心说“不好”,以百米冲刺速度飞奔而至,对在场人大声说道“我来!”他全然顾不了脱衣服、掏手机,纵身跃入水中,奋力游向老人。虞光平游到老人背后,双手紧抱住老者腋下身躯,拼命踩水、使劲游拽向岸边。

  3米、2米、1米……虞光平艰难游到码头,胡月星水中接力。到了码头,由于老人身材魁梧、动作僵硬,两人在河中用尽全力将老人托举,虞勤建站在水中台阶上用力拉,虞法明和杨巧芬、臧美英等在岸边帮忙并打电话,一起齐心协力将老人救上岸。

  下午4时许,紧急施救约30分钟,虞光炎老人安全脱险了!老人被救起后身体冰凉、浑身颤抖,众人把老人移送回家,他的老伴因腰椎间盘突出卧床,虞光平进屋取干净衣衫,为老人及时换上;胡月星等人拿来创口贴,给老人碰破出血的脚趾贴好。

  突发病危,浓乡情大义无垠

  这时,虞光炎老人在厂里加班的两个儿子、媳妇接到电话都赶回来,得知“六勇士”舍己救人、老父脱离危险,都感激不尽,表达谢意。老人脸上由白慢慢转红,恢复知觉。“老爸,你觉得阿碍?要不要吐啊?”虞老伯的儿子连声问道。老人只摇头,说不出话来。

  秋风乍起、天降暮色。“让你爸睡一会,好好歇息吧。”虞光炎的儿子刚把老人扶上床平躺下,老人突然剧烈咳嗽,一股浊水从口、鼻冲出,霎时脸色变青了!

  “快点送医院啊!”大家七手八脚抬老人上车,一路飞驰到阳山医院、惠山区人民医院,迅速送进抢救室。虞光炎自主吐不出水、落水后受凉,加上抵抗力差,引发高烧和急性肺炎,医院即刻下达“病危通知书”!

  “我们医院当机立断用上吸痰机,吸出污浊液体超过2500cc。”主治医生说,“老人呛这么多水,如果当时晚救一二分钟,可能就没命了。”由于病情危重,又转入ICU抢救。

  老人的病情牵动众村民、特别是参与救人的六乡亲的心,虞光平带了大家到医院探望、并亲自陪护;其他乡亲照顾好虞光炎家中的老伴,彰显桃乡人浓浓的大爱情怀。

  在医护人员救治和乡亲们关爱下,住院近20天的虞老伯,终于康复出院了。虞光平每天去嘘寒问暖,给他讲自己常看的《健康枕边书》等养生内容。虞老伯的子女也给老人请了保姆,并对六位乡亲和村人致谢,真是场面温馨、情义无价!

  弯弯的南漕河水奔流不息,诉说这段感人故事。桃源村是惠山区首个“全国文明村镇”,这样动人的事迹不是第一回:2013年1月3日,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下沿村民组66岁的虞永初在南漕河下游,独自救出一名76岁的老太虞珍娥。

  让我们再认识一下急难救险的桃乡“六老”群体:75岁的老桃农虞光平,“五好”家庭65岁的虞勤建、64岁的胡月星夫妇,59岁的虞法明、55岁的杨巧芬夫妇,59岁的臧美英,他们加起来377岁,平均62.8岁,都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以不畏艰险、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操,及时挽救了担任过本地乡镇企业高级技师、82岁的“土专家”虞光炎老人的生命。这是一曲桃源村里的最美赞歌,是出产“世上最美味桃子”的好人善举!

  美哉,阳山桃花源;义哉,阳山桃农!(胡建琛)

责编:胡建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