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惠山区。这里的人民,尚德、创新、智慧、担当。
1万多家企业,25万名产业工人八方咸集、时代建功,砺行在疫线最前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今天以亲历、亲见、亲闻“三亲”视角,讲述惠山最美战“疫”职工的故事。
这是一批战疫“英雄”人物。英雄不问出处、英雄就在身边,他是水上战“疫”英雄、钱桥水政监察中队职工华俊洪,2月5日正月十二,与同事在洋溪河航道连续“地毯式”排查,受大船外挂防撞轮胎挤压,身负重伤切掉小肠20厘米、失血1000CC,住院休息未满1个月,继续投入防疫战斗,他获评惠山区抗疫先进个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事迹刊登《中国水利报》。家住惠山新城新惠苑、江大附属医院烧伤科副护士长、省危重症护理专科主管护师费国,是江苏第一批援汉抗疫“白衣战士”,1月25日大年初一“逆行”武汉病区ICU奋战53天,江苏医疗一队救治成功危重病人300多名,费国护理组“零死亡”;他妻子胡君在洛社镇宣传办工作,夫妻及全家同心抗疫,费国家庭被评为江苏省“抗疫最美家庭”, 同时他荣获无锡市“最美人物”(“最美青年”)称号。
这是一组抗疫“保供”企业。特殊时期、“特殊”任务,除夕夜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党委书记、无锡申联(惠山)总经理徐鸿毅发出“集结号”,职工闻令而动返厂400多人,10天突击生产负压救护车60辆,至今已生产1000台,“负压车联合突击队”获国家工信部系统抗疫先进集体,“一切为了抗疫的胜利”刊登《江南晚报》整版。无锡惠山泵业紧急完成配套江铃负压救护车零部件“火线订单”1300多台,玉祁企业职工“抱团”抗疫保障。洛社双庙商会会长刘峰发动45家会员企业职工捐款20余万元,开办“寒夜食堂”,持续送餐30天。上述3个事例收录进江苏省政协抗疫文史资料。四达集团、艾尔福、秦巷村等企业登上《工会信息》《中国县域经济报》《江苏工人报》等,实现抗疫、复工复产“双胜利”。
这是一支疫线职工“主力军”。“越是艰难,越是向前!”G42宁沪高速玉祁道口监测点,玉祁行政执法中队长郑福洪连续60天带领“城管蓝”冲锋战“疫”一线,还成立抗疫“红祁队”,开辟疫情分检“绿色通道”。中航卓越职工、武警退役的张彬与7名退伍军人组成民兵职工抗疫“小分队”,在小区、蓉东村、企业“连轴转”,天天疫线工作12小时是“标配”,他被评为全区抗疫优秀志愿者。堰桥刘仓社区“围裙妈妈”领头人鲍静燕获评“无锡好人”。惠山区级机关第一时间成立“惠先锋”党员志愿队,几千名区、镇(街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与市民群众组成坚强战“疫”力量,工会干部杨卫中当选无锡“最美战‘疫’先锋”。
这是一群战“疫”文化志愿者。1月30日起,惠山区职工文化志愿者分头创作抗疫文艺作品,钱伟、周悦等创作抗疫锡剧和歌曲,区文明办创作《咱们一定打赢这一仗》快板书、数来宝,区文化志愿服务总队长邵洪强的《特殊的救护车》获市“疫情防控”科普大赛一等奖。文化志愿者马千斤、香宝工作室马文溪为全区抗疫各捐款1万元,马斯亮“四两姐姐小百科”成为“疫”线小网红,她获评无锡市“新时代好少年”。组织职工抗疫诗词创作,入选惠山美术馆展示、《“同舟共济 艺心抗疫”作品展集》35首,开展线上阅读、“非遗项目”“食全食美”抗疫情,分别在《精神文明报》《无锡宣传》、“学习强国”等媒体报导。
有一种负重前行是坚守战“疫”最前沿,战“疫”中有你、战“疫”中有我,战“疫”中广大职工群众筑起了疫线“钢铁长城”,从不缺位,奋勇向前。
壮哉,惠山区;美哉,惠山最美战“疫”职工!(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