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孙思远,所谓思远便是‘所思在远道’,父母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精神独立、有远见的人,但我更希望自己能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
眼前这个穿着荧光色羽绒服、背着相机的小姑娘虽戴着口罩,但说起自己的志向,微笑着的双眸闪着光。
孙思远是云南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春节前从外地返回江阴自觉居家隔离,因而错过了团市委口罩制作志愿队的招募。隔离期满,她报名成为了云亭街道花山村众多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尽己所能,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她每天跟村里的工作人员,进村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检查居家隔离情况,顺道再去各个卡口转转,了解卡口人员的详细工作,如若有需要便及时提供帮助。
战“疫”途中,看到让她心有触动的画面,她便举起相机记录下来。 因母亲在高速江阴南卡口管控站值班,她多次与父亲一起去南卡口,现场拍摄江阴“守门人”忙碌的身影。看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寒风瑟瑟甚至风雪交加时,依然坚守在江阴的最前线,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她心生敬佩。
进入孙思远制作的战“疫”夜归人H5,她是真正的新闻人。铁肩能担道义、妙手善著文章。大一就运营公众号的她主动请缨,拿起纸笔书写农村一线村干部、老党员和乡村医生的战“疫”故事,用镜头记录每一位奋战在疫情当下的“逆行者”。先后在“大美花山”公众号上发布了2篇“防疫先锋”,1篇人物专访,拍了上百张高质量的照片,并自制《云亭战“疫”》宣传稿,致敬一线防疫人。
这个在母亲眼中尚显天真单纯的孩子,在防疫一线渐渐褪去身上的稚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新闻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誓言,绽放出青春靓丽的色彩。
她说:“新闻学专业教会了我理性客观地思考和不惧危险向前冲的勇气,父母教会了我善良和坚持的美德,正是这些让我站在了这里,在这场人民战疫中拥有一段别样芳华。”
(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