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让绿水青山成标配南通打造水绿相融城市“生态共同体”
2020-03-10 10:01:00  来源:江海晚报  

今年年初,住建部官网发布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系列通知,南通市荣登榜单,喜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再添一张靓丽的“国字号”生态名片。同时,启东市获得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体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管理水平的最高荣誉。在不久前召开的南通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南通市政府进一步明确2020年以深化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重点,提高城市宜居宜业功能和品质。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正逢第42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本报开辟专栏,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过程和成果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南通滨江临海,河网密布,生态底色良好。近年来,南通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政策和战略要求,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开展了市区濠河、两河两岸“两大生态圈”、五山及沿江片区、能达生态通廊等多项生态修复工程,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实现了城市生态格局的有效保护,整体生态格局得到较大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濠河是南通的‘母亲河’,也是国内仅存的保留最为完整的4条古护城河之一。”从小就成长在濠河畔的市民王建军告诉记者,濠河之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末却是鱼虾绝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南通市紧紧围绕“公共、利民、生态”原则,累计投入50余亿元对濠河水质进行了根本性的整治,先后建造了近百处游园绿地,倾力打造了环濠河博物馆群。濠河景区已成为南通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800万人次。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克服了人口密集、污染截流、违章建筑拆迁、垃圾中转站搬迁等难题,经过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如今的濠河,波光粼粼,水清鱼跃,被誉为国内河道治理的典范。2005年,濠河综合整治与历史风貌保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7年,濠河获评江苏最美水地标。“城在水中坐,人在画里游”成了千年濠河的生动景象。

在以濠河为“第一生态圈”的基础上,南通又提出了建设依托沿长江景观着力打造由通吕运河、海港引河(即“两河两岸”绿廊)绿廊框围形成的“第二生态圈”。“两河两岸”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沿河文化,有机整合沿岸功能,因地制宜实施沿河道路、慢行系统、滨河步道、绿化种植、亮化工程;滨水区将从过去的水运、仓储、工业功能逐渐向生态居住、休闲健身、旅游展览、商业服务等多元化内容转变,使滨水空间与城市腹地形成更加紧密的有机联系,在两河两岸形成绵延的城市滨水绿道和精彩的城市空间。经过前一阶段的整治,如今河内水质已上升为五类,时不时能看到野鸭闲游、白鹭齐飞。通吕运河和海港引河环绕崇川港闸,最终和长江贯通,工程全部完成后形成一个环城天然绿肺,圆百姓一个绿色生态的宜居梦。

濠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2016年,南通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作,总投资200多亿元,统筹五山及沿江地区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力求打好“长江牌”,打造集天然氧吧、时尚休闲、滨江旅游为一体,动静相宜的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建成城市“绿色客厅”。 2017年,南通市委、市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启动了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3年多来,五山地区7公里沿江岸线全部退出港口货运功能,整个沿江区域关停并转企业300多家,清理整治“小杂船”共计2400条;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约600公顷,地被植物多达1000多种。2018年成功获批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地、自然保留地、湿地水体等多层次生态体系和谐共生,取得了“显山、露水、隐建筑”的生态修复效果,一个水绿相融的城市“生态共同体”已经呈现在百姓面前,为市民、游客提供“近水可看长江、江上可揽五山”的游览体验。

以“生态共同体”为基础,南通还开展了能达生态通廊的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利用原有水系,融入生态节约、海绵理念,建设了开发区最大最长的绿色生态廊道,不仅贯通了开发区公园绿地,还北接狼山国家森林公园、通启运河生态绿廊、南连老洪港湿地及长江生态廊道,形成了一体化的生态格局。

本报记者蒋娇娇

责编:苏敏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