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火焰蓝”点燃新时代“雷锋精神”
2020-11-11 09:10:00  来源:南通日报  

在长江入海口北侧的南通天生港镇,有一支当地人喜闻乐道的消防救援队伍。踏入市消防救援支队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的大门,一座雕塑映入眼帘,雕塑原型是消防救援站的第一任班长李学勇将自己使用过的“一只脸盆、一条毛巾”交给现任站长助理刘武泉,代表消防救援站艰苦创业、赓续接力的优良传统。

自1976年建队以来,这支驻守在百年老镇的消防队凭借坚持传承学雷锋接力棒和敢打硬拼作风,多次获得表彰。今年,站长李伟亮接到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的奖状,这是消防工作领域面向社会的最高荣誉。

30米的小路,44年的传承

“这才来送过柿子,又来送橘子啦!”天生港镇街道敬老院的院长窦小萍和几位老人热情地迎了上来。”是啊,橘子熟了,正好来看看你们。”副站长张昊带着几个消防指战员熟悉地跟老人聊起了家常。

1976年,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成立时,后院是一块坟地,指战员到一墙之隔的敬老院做好事,需要从营区外绕一二百米路。老人们到营区里来参观、联谊,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往返要走三四百米,要是遇上刮风下雨,更是不便。

10多年前,消防救援站在后院安上了“敬老门”,而从敬老院往中队的方向则是一扇“拥军门”。从泥泞小路到防滑青砖路,这条敬老路走了44年,从未间断。“只要老人们需要,我们就一直走下去”,这就是天生港救援站消防指战员们的初心。

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的营区旁边,有一块865平方米的菜园。1976年建队时,这里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荒地。指战员们在干部的带领下,削平土地,清除杂草杂物,经过几年的改良,这块土地成了小菜园。每当菜园里新鲜的韭菜、红薯、豆苗等有机蔬菜成熟时,消防救援站都会分成三份,一份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一份给周边的孤寡老人和周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最后一份留给自己。

从“敬老门”到“拥军门”,从荒草萋萋到青砖铺就,30米的小路,44年的红门岁月,敬老爱老已然变成了他们融在血液里的勋章。

为民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建队初期,消防救援站积极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走街串巷开展学雷锋做好事,自觉将雷锋精神植入基因血液。从此以后,一代代消防指战员开展捐款、捐物等爱民为民活动,与驻地80余家单位建立了警民共建关系,指战员累计义务献血10万余毫升,爱心捐款18万余元,受理群众救助5000余起。

时代变迁,消防指战员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天生港镇是百年老镇,现居住多为老人,其中独居老人约200人。老人的防火意识不强,用电用火不规范,且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年代久远,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天生港消防救援站定期上门为这些老人排查火灾隐患,并为40几户老人安装了独立式烟感报警器,配备带有SOS紧急呼叫功能的爱心手机,只要老人按下“SOS”按钮,指战员能够第一时间收到信息。近10年来,天生港消防救援站辖区火灾形势呈连年下降趋势,未发生因火灾导致老人伤亡事故。

感念过往,初心不改勇担当

“现在,我们有能力应对天生港镇境内发生的一切抢险救援任务。”站长李伟亮自豪地说。他的自信,不仅仅来自高科技装备,更源于掌握着这些科技装备的是一支能征善战、高素质的消防救援队伍。

2018年,消防部队集体转制后,天生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喊出了“将坚持以雷锋精神建队,科技振兴强队,实战磨砺兴队”的口号,努力培育“向上、向善、尽责、担责”的中队精神。

与科技振兴消防相对应的是,新时期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的队伍构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四十年前那支十多名18、19岁的小兵嘎子构成的消防队伍相比,现在天生港消防救援站30名指战员有10人是大学本科毕业或消防科班出身。站长助理刘武泉是这支年轻消防队伍中的杰出代表,有“两栖蛙人”美誉的他来自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入队18年来,先后自学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参加灭火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3600余次,处置水下救援100多起,成功救起溺水群众20余人。

记者了解到,天生港消防救援站还积极开展“蓝焰春蕾”行动,也是今年创立的为民服务的特色品牌之一,救援站目前分别与南通西藏民族中学3名学生、永兴街道7名困境儿童、盱眙县管镇中学3名学生结对帮扶。“蓝焰春蕾”行动将对每一名资助对象进行长期跟踪帮扶,以微信群等形式建立“学校-家庭-消防指战员”互通互联机制,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除了敬老路,消防救援站还有一条传承路,地面上有历任中队指战员的手足印和寄语,我们时常会来走一走,感念过往做好当下。”李伟亮说,这条路也是救援站的政治教育,时刻提醒大家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勇担当。这里的一果一蔬、老人的一张张笑脸,百年老镇的平安祥和,这就是天生港消防救援站“传承”的意义所在。

本报记者 蒋娇娇

本报通讯员 陈家波 季敏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