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因为有温暖,所以从不放弃前行
2021-05-28 08:50:00  来源:江海晚报  

25日,“关爱一线牵”栏目组在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城南新村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见到了上周《江海晚报》所发布困难家庭中的两户。他们生活不易,只愿能为他们送去一点点关爱、带来一点点改善。

家住城南新村的何建明多年来一直一个人带着一儿一女,十几年前,妻子患癌至离世的那段时间是何建明眼里最“黑暗”的日子。“因为身体不好去医院,结果查出来已经是肠癌晚期了。”3年多的时间里,何建明带着妻子辗转于南通各个医院,而2000元一针的蛋白质更是耗尽了家里微薄的积蓄。

妻子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何建明家里、医院两头跑。雪上加霜的是,他又遇上单位改制,每个月只有218元,十年后涨到240元一个月,直到退休才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而大儿子因为产前神经夹伤,从小就是智力残疾;刚出生的时候浑身青紫,头部因为血肿裹着纱布,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如今已经38岁的大儿子除了简单的吃饭、上厕所外,其余依旧要靠何建明照顾。

“这些年,他走丢了好几次。”何建明告诉记者,五六年前有一次儿子一个人走到了秦灶,被秦灶派出所安排在了当地慈善机构,半个月后又转到了紫琅医院,这才接到新城桥派出所的电话找回了儿子。“要感谢很多人,亲戚补贴我们,社区也发动大家捐款,单位也来慰问过,正是有这么多的好心人,日子才慢慢有了盼头。”何建明说。

让“唐宝儿”可以基本与常人一样走路说话,会和父母撒娇开玩笑,需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关爱?在秦逸成长的27年里,朱小莉夫妻一直耐心、悉心地用爱呵护这个孩子。

“当时刚生下来一个月,去医院例行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的。”朱小莉介绍说。秦逸小时候体质很差,经常生病,发热、感冒、肺炎……去附院看病成了“家常便饭”。因为唐氏综合征,秦逸小时候不会说话,只会“啊啊”叫着,而且舌头经常伸出嘴外,吃饭成了最大的难题,吃一口吐一口,往往要花好几个小时喂饭。盯着秦逸吃完了,朱小莉才放心地将菜重新热一下囫囵着吃了。秦逸一直到七八岁才会走路,到十四五岁身体才渐渐好转。“我嫂子那时候就说,这个程度,是在当3个小孩带。”朱小莉调侃着过往,而当时的辛酸却不为人知。

朱小莉夫妻原是农村出来打工的,一个在南通开发区工厂上班,一个在供电局做临时工,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过得去。后来,为了照顾秦逸,朱小莉便辞职在家。其爱人为了家里能有更好的条件,当起了出租车司机满城跑。

从托儿所到幼儿园,再到九年义务教育,秦逸人生中的每个时刻都有朱小莉的身影,而“全陪”的付出终有收获。唱歌、学习吹奏葫芦丝等多种活动,让秦逸慢慢学会与人交流,渐渐变得开朗,会在和朱小莉的互动中撒娇地说一声“讨厌”。“这一路受到很多人的帮助,现在我也在当志愿者送爱心餐,带着秦逸一起回报社会。”朱小莉激动地说。

(记者 江姝颖)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