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坚定为民之心 守护一方安宁
全市政法系统今年推出46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2021-08-12 08:15:00  来源:南通日报  

南通市委政法委牵头推进智慧小区、智慧学校、智慧医院建设,法院在全国首创“支云e站”方便老百姓就近立案,检察机关开展“精准普法月月行”活动,公安机关全面落实户籍业务一网通办,司法行政机关开展“法润江海·春风扶困”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南通政法系统“硬核”实招频出,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事、难事、烦心事。

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紧密结合,紧扣“干警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先后推出46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力推动政法干警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为民之心、提升服务之效,守护了一方安宁和百姓安心。

聚焦群众之急

全力攻坚解民忧

“如果不是公安机关及时劝阻,不仅16000元钱要不回来,而且可能损失更多……”说起险些被骗的经历,如皋市民江先生心有余悸。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百姓深恶痛绝。今年2月26日,全市动员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市、县两级成立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公安、通管、金融等20多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这一工作上升为党委政府工程和重大民生实事工程。

3月中旬,南通公安在广东、海南等地抓获27名涉诈犯罪嫌疑人,扣押赃款300余万元;5月16日,侦破系列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湖南邵阳落网;6月10日,摧毁一为境外诈骗团伙洗钱、转账的黑灰产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66名,查扣银行卡450余张、手机120余部……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强力出击。全市创新构建了“全方位反诈、全链条打诈、全社会防诈”的工作体系,先后破获案件718起、抓获嫌疑人1158名、同比分别上升1.8%和38.7%,成功劝阻被骗群众754名,挽回财产损失1500余万元。

“以前,法院执行热线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老占线’,执行法官很难找,现在有了执行微信号,只要添加好友,随时可以找法官。”案件当事人陈先生对法院的这一创新举措赞叹不已。

今年6月17日,南通两级法院在保留原有执行110报警电话的同时,正式推出法院“执行微信号”,创新执行当事人联系方式,实现一键联系执行法官,及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智慧法院”建设持续开花结果:全国首创“支云e站”,市民可在邮政网点就近办理立案;建立24小时诉讼服务站,全天不休提供便捷诉讼服务;完善档案系统信息,一个窗口办好相关证明文件……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

聚焦群众之难

全心服务保民生

“叔叔阿姨,疫苗接种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不要剧烈运动,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崇川仁和社区网格员在疫苗接种点的全程陪同服务,是全市网格员服务群众的日常缩影。

市委政法委把“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当好一天网格员”活动,委机关人员带头到基层排摸化解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同时紧扣群众需求优化网格服务,会同民政、人社、卫健等28家部门,制定矛盾纠纷、城乡管理、民生服务、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等6大类64项284个网格服务清单,与“12345”政府热线、“数字城管”等系统全面打通,形成网格事件“一网受理、按职交办、部门处置、及时反馈”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市网格员主动上门为43.5万余人次提供或协助办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128.1万余件,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司法服务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今年4月30日,南通遭遇特大风灾,一批企业、群众资产受损,南通公证行业即刻放弃五一休假,为受损群众办理证据保全和不可抗力事件公证67件,挽回损失5000余万元。为不断扩大法律为民服务成果,市司法局联合市扶贫办开展“法润江海·春风扶困”行动,为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和边缘户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5.4万余份,提供常态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等业务咨询服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9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加强和创新南通地区服刑人员(戒毒人员)就业培训、推介和安置帮教(后续照管)一体化工作方案》,走访特殊人群困难家庭1.8万余户,对400余名特殊人群困难未成年子女予以“一对一”结队帮扶,发放助学金8万余元、学习用品2000余件……一件件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法治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聚焦群众之愁

全线出击护民安

“现在老头子出门,只要带上一键告警智能卡,我就放心了。”崇川区天龙逸园居民朱德生患有严重哮喘,老伴张建萍对一键告警智能卡赞不绝口。天龙逸园是南通首个智慧小区,通过智能烟感、智能燃气、井盖监控等科技设施,实现了对人、车、房和设施设备的全天候、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既提升了小区安全指数,又为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智慧服务、智能防控水平,市委政法委将“智慧小区、学校、医院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上报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清单,立足全市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总体部署,全力推进智慧系统硬件软件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智慧安防建设基本版建成率达100%,建成智慧小区221个、智慧医院17个。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社会治安问题能否整治到位直接关乎群众安全感。今年以来,南通市坚持“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由市委政法委和市公安局联合启动全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以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突出治安问题为重点,综合警情、案件、实有人口、行业场所以及公共安全系数、人民群众安全感等因素,发动公安民警、辅警和网格员等“平安哨工”,逐网逐格排查梳理治安突出问题。全市开展集中清查行动5次,检查登记流动人口5万余人次,查处违规经营行为56起,整改治安安全隐患1500余处;今年4月6日成功摧毁一特大网络赌博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涉案赌资达20亿元;将整治与服务相融合,走访对接流动人口用工大型企业685家、重点工程项目115家、一般用工企业2156家,为东成电动工具、丽智电子、罗博特、荣威等58家企业上门办理居住证449张。

聚焦群众之盼

全面履职维民权

“检察机关不仅通过‘送法进企业’帮助我们解惑,还为我们从源头上堵住了管理的疏漏,我们公司IPO上市的困难解决了!”美达公司负责人对检察机关连连道谢。

为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南通市检察机关大力发扬“谦抑、审慎、善意”的新时代司法理念,出台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八条检察意见”、《关于涉企犯罪办理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做优做实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绿色通道”、微信公众号“企业直通车”栏目,对涉企控告申诉事项优先受理、快速审查、限期答复;精心组织“精准普法月月行”活动,专题开展企业刑事风险防控普法宣传周,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水平。

“非常感谢法院为我们缓解了经营压力。”6月3日上午,南通恒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申请执行人领到共计4616.99万元的执行款,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则是这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为此,南通法院常态化组织执行攻坚,今年以来开展集中执行行动84次,保持对“老赖”打击的强大声势。面对执行款到账不公开、发放不及时、分配不合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要求案件承办人在案款到账30日内必须履行款项发放手续,并运用执行可视化平台对超期未发放案款的进行实时督办,同时自主研发了“支云执行公开系统”,执行款到账时,系统自动向案件承办人、当事人推送到账信息,有力破解信息不对称、案件不公开问题。通过执行案款专项清理、集中发放、定期通报等系列组合拳,执行案款清理及发放工作迈上快车道,今年以来已执行到账金额26.66亿元,发放33.73亿元。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是我们的分内事、紧要事、重要事,要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政法干警更好地融入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群众担心什么、抱怨什么、需要什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永华说,一件件、一桩桩“为民实事”的落实落地,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更提振了政法系统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赤子心。

(记者 张 亮 通讯员 彭红宇)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