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同一题材 111组抗疫摄影剪纸作品亮相
2022-06-28 09:44:00  来源:江海晚报  

没有鲜花,没有仪式,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在南通市唐闸北市景区魏家大院拉开帷幕。在这个古朴院落里展出的,是以“喜迎二十大,幸福连万家”为主题的抗疫摄影剪纸作品联展。展览沿时间轴铺陈,通过摄影与剪纸组合的方式,展出了由摄影家王俊荣拍摄、剪纸艺术家刘静二度创作的111组抗疫作品。艺术家通过镜头聚焦,再以刀剪刻画,生动展现出在今年春天的新一波疫情中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倾心守护人民健康的感人画面。展览采取摄影与剪纸同框的形式,以不同的艺术样式展现同一题材,相互映衬,更显珠联璧合。

受情怀推动

纯手工完成剪纸再创作

疫情期间被封控在家的刘静在朋友圈看到了王俊荣的作品后深受感染,萌发了以擅长的剪纸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的热情。来自剪纸之乡徐州的她是一个“新南通人”,作为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她如今受邀在南通开放大学传授剪纸技艺,去年为庆祝建党百年创作的系列作品《红色剪影 百年记忆》在《新华日报》等媒体推出。“人一旦被精神力量所感动,就能有感而发,受情怀推动,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试着剪出第一幅开始,她日复一日地画剪,成果越积越多,“这样的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画面复杂一些的要三到五天才能完成。做这件事没有任何报酬,但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为抗疫出一份力,我乐在其中。”

展出的剪纸作品与摄影原作构图保持一致,是否采用了电脑软件制作?刘静介绍说:“我是以纯手工来完成再创作的。这些作品与传统剪纸不一样,再现摄影画面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构图技巧。我先画出整体框架,再对照着剪,才能完成一幅与原作相匹配的剪纸作品。”面罩上的汗珠、车窗上的倒影、恢复后的城市街景,对照着照片,剪纸艺术赋予彼时情景新的生命,两相辉映,震撼人心。

为时代写真

镜头对准“大白”“小蓝”

在王俊荣以时间线展开的镜头下,身穿防护服的“大白”“小蓝”默默无闻、恪尽职守,搀扶、劝导、解难,用行动彰显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一天中午,当防疫人员的防护面罩因为气温升高和长时间工作布满雾气,唯一能辨识的双眼也因此模糊时,王俊荣拿起相机,定格记录,并为其命名《你是谁?为了谁?》。作品被多家媒体转发,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王俊荣表示,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不知道姓名,为了城市的平安、百姓的健康加入“大白”行列,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南通是诞生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的城市,抗疫中无数的志愿者成为莫文隋在新时代的接力者。

王俊荣从2020年年初连续不断地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抗疫中的点点滴滴,其作品已形成了一幅民间抗疫的风情长卷。今年抗疫的关键时刻,王俊荣下沉城东街道南园社区担任点位长,在配合社区做好卡口、核酸采样点工作的同时,发挥文艺的独特力量,捕捉身边的凡人善举和感人瞬间,并做好对外宣传报道,作品被《人民日报》等央媒、省媒刊发。作为崇川区文联主席的他表示:“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80周年,我们文艺家也要思考‘我是谁’,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谁’,为老百姓服务,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这次疫情对我们出了一道考题,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就是我交出的答案。”

留一个“彩蛋”

在照片中找自己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出中,一幅由468张人像特写拼成的《动态清零》作品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王俊荣深有感慨:“这次采取摄影和剪纸艺术的创新性展示,呈现出的是全市干部群众抗击疫情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记录历史,从而打动人心,铭记于心。”本次展览送给观众的一个“彩蛋”,如果在照片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组织者将向其赠送照片,还将在“8·19中国医师节”期间,举办寻找照片中的你——医务人员分享活动。

此次抗疫摄影剪纸作品展受到各方广泛关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军评价展览:“生命至上,以艺抗疫,用影像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力。”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顾勇华为展览撰写了《特写剪影写信史》的文章,他点评说:“摄影镜头特写与剪纸定格相结合,留下的是南通的厚重历史,展示的是当代影像与传统艺术的融合,至臻至远。”顾勇华认为:“当今时代,影像平面记录技术发达,而剪纸艺术却有着其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这个展览奉献给大家的剪纸,意义不仅是代表了一种艺术类别,更在于开拓了剪纸的表现空间。相信会有更多艺术家以新的创造反映疫情防控。”

据悉,此次展览由南通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将持续展出至7月27日。其间,还将在“五山影堂”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线上展出,市民朋友可通过互动留言、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获取精美照片。 

(记者张坚 杨镇潇)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