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广场唱廉戏、农家书屋读党史、农家小院诵家训……江苏如东城中街道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清廉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一批清廉村居、清廉屋场示范点,推动清风正气化风成俗,用清廉文化引领文明乡风,用清廉作风汇聚振兴力量,用清廉机制保障监督到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以清廉文化引领文明乡风
如何以清廉文化涵养好民风、好社风,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城中街道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非遗文化中的廉洁因素,建成“清风广场”“廉韵书屋”“廉政长廊”等廉政文化示范点,为干群“沉浸式”感受廉洁文化持续提供载体保障。
近年来,街道先后组织村居党员干部到如东县党史学习教育馆、南通市苏中四分区反清乡纪念馆、如东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县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基地等进行浸润式教育。同时利用农民广场正常开展送廉戏下乡活动,利用农家书屋组织孩子们读党史中的廉政故事,在各村居广泛开展廉洁家风家训评比活动,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风正气深植于心。
街道还把廉政文化教育与美丽村庄建设相融合,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邻里、最美妯娌、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让廉政文化激活正能量,引领文明乡风建设。
以清廉作风汇聚振兴力量
“乡村振兴,村民增收致富是关键,要以‘廉’为助燃剂,点燃产业富民引擎。”城中街道党工委书记于海东说。近年来,城中街道把优化干部作风作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落脚点之一,推动党员干部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提升村居干部带富本领,以党员干部的清廉作风汇聚振兴美丽乡村的强大力量。
六总村村两委带动全村140多名党员干部积极履职,探寻强村富民之路。近年来,全村土地流转率由10%增至99%以上,流转土地面积8500亩,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核心区建设4000亩。六总村今年成为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村、如东县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先进村,家庭农场增加至7家,发展百亩韭菜种植基地1个,预计今年村营收入突破120万元。
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如华村9组三峡移民谭学建承包的190亩农田今夏收种急缺劳动力,村党总支书记蔡冬迅速组织带领党员、青年民兵助耕队来到田头,从收到种一帮到底,解除了谭学建的燃眉之急,预计他家今年两熟农作物可净增收益12万元以上。
据统计,今年“三夏”大忙期间,街道由200多名党员、退役军人、青年民兵组成的40多个志愿服务队一共为300多劳弱户助收,化解农户农灌用水、机械下田耕作、河道打桩、农田界址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近40起,促进了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清廉机制保障监督到位
近年来,城中街道创新监督机制,统筹监督力量,从纪委干部下沉监督、靠前监督,到村居清廉观察员前哨监督、实时监督,实现乡村振兴领域监督“一盘棋”全覆盖。
街道纪工委常态化抓好对关键少数、党政班子、村两委班子的廉政谈话约谈及民生实事、月度重点工作的监督推进。今年以来,街道纪工委已组织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专门力量,先后对如华农民街、九总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六总村市级高标准农田、北场村遇花园、城中慰烈园、房屋征收项目扫尾等项目工程开展全面跟踪督查,确保了民生实事项目的按期推进和工程质量。
动真碰硬抓党风廉政建设,对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坚决问责问效。近年来,街道纪工委对在水环境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好农路建设等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推进不力的相关村干部进行问责处理。于海东表示,下一步,城中街道将推进清廉村居、清廉屋场建设与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清廉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作者:邓丽娟 王海军 季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