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巧手扎灯四十载 匠心传承老手艺
2023-02-01 09:51:00  来源:江海晚报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各大花灯市场开始热闹起来,如皋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彩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小波也迎来了一年中忙碌的时刻。在跟记者交流的一个多小时内,王小波接了好几通电话,大部分是外地客商打来订货的。

50岁的王小波从10岁开始便跟在父亲后面学习做灯,在灯彩制作的这条路上已经走了40年,亲眼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彩的传承和发展。“前几年,像我们这样坚守传统手艺的灯彩从业者一度面临着花灯市场竞争力不强、收入低、行业人才流失等诸多窘境,现在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外加灯彩制作技艺的革新、电商的兴起,行业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花灯的款式每年都在更新,我们也在一直努力,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王小波坦言,和以往用纸糊裱兔子灯相比,近年来,工作室制作的全部是布料兔子灯,这种兔子灯更加坚实耐用,存放更长久,也更受市场追捧。

“其实很多人小时候都扎过兔子灯,但是要把兔子灯扎精致了却十分不易,我们选用的花灯骨架原料是铁丝,买回来之后要焊接70多个点骨架才能定型,兔子的头部和尾巴摆放也是有考究的,具体的摆放方位要反复调试,至少要试四五次才能定下来最终的摆放位置。接下来的布料绸缎糊裱也要糊得紧绷,把铁丝包住,不留缺口,兔子身子鼓鼓的才显得饱满有型。”王小波一边用封胶密封花边带子,一边谈着制作技巧,“今年兔子灯迎来了‘本命年’,我们在传统布料兔子灯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创新,兔子尾巴和耳朵上缠绕了一团毛茸茸的白沙,兔子表情很萌很可爱,外形上更好看。”

凭借卓越的品质,王小波制作的花灯在市场上深受欢迎,花灯销售覆盖浙江、安徽、福建、香港等地市场,去年开始还通过跨境电商直播带货,远销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渥太华等国外的华人社区。

(记者陈嘉仪 通讯员袁涌东)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