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南通:耄耋夫妻家中跳“新版”《天鹅湖》走红网络
2024-12-26 10:02:00  来源:江海晚报  

25日上午,沈安石和袁福群在家中再次跳起《天鹅湖》。

日前,一对耄耋老夫妻在家中跳起“新版”芭蕾舞《天鹅湖》的视频走红网络。他们当年一见钟情,幸福牵手55年。近两年,他们积极拥抱“数字生活”,自编、自演、自拍、自剪了不少视频,将红红火火的晚年生活呈现给大家。

一见钟情 携手相伴永远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86岁的沈安石老人头戴红色发箍、棉衣外面套着一条蓝色碎花裙翩翩起舞闪亮登场。紧跟着,84岁的袁福群老人身着白色羽绒服,戴着红色围巾,也跳起舞来……这几天,这段“新版”芭蕾舞《天鹅湖》的视频走红网络。

“我看到他有文化、有知识,还一表人才,就喜欢上他了。”25日,袁福群老人聊起当年与老伴一见钟情的往事,脸上洋溢着幸福。1969年年底,在中国科学院湖北物理研究所工作的沈安石回南通探亲,经友人介绍,与南通毛纺织厂青年女工袁福群相识。

沈安石初、高中就读于南通中学。1956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大学物理专业。1961年8月,沈安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学及半导体研究所工作,后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湖北物理研究所。

那个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袁福群说,沈安石回武汉后,他们就写信互表衷肠。1970年中秋节,沈安石再次回通探亲,与袁福群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我们性格相投,而且都爱好音乐,彼此很满意”。

相濡以沫 歌声见证爱情

20世纪60年代,沈安石在中国科学院湖北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勤奋努力,与同事裘鑑卿等人设计和制造出高稳定度高分辨率微波波谱仪信号源仪器。他还设计和制作顺磁共振仪,立了大功。1973年,沈安石又设计和制定了铷汽泡型时间频率标准。

1975年12月,沈安石调回南通,在南通电子仪器厂工作直至退休。“那年,原本我可以调到武汉工作,因为有照顾分居夫妻团聚的政策。”袁福群说,当年她考虑要照顾年迈的婆婆,所以请求丈夫调回南通工作,“他心胸宽广,于是无怨无悔投入新的工作。”

20世纪80年代,沈安石设计、制造精密延迟脉冲信号发生器,刊发《锯齿波线性系数的精确测量》论文。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沈安石1982年度劳动模范称号。他还担任过两届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我们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从未红过脸,两个人在一起相互关爱,真心相待。”袁福群说,近几年,她开始撰写回忆录《歌声里的青春,伴我一生》,“我喜欢唱《山楂树》《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他也喜欢唱歌,歌声见证了我们的甜蜜爱情。”

幸福晚年 拥抱“数字生活”

“我们在虹桥新村居住多年,后搬到文景嘉苑。”袁福群说,退休以后,她常到虹桥公园与一些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中老年人一起唱歌,后来加入了社区老年合唱团,“老伴退休后,还在民营企业发挥余热。”

2015年,女儿沈圆圆为父母购买了平板电脑,沈安石和袁福群开始玩起“全民K歌”,并上传作品。“我弹电子琴,他演唱多首中外经典歌曲,很动听。”袁福群介绍,这两年,她又迷上了拍摄短视频,并通过视频号记录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们发布的视频都是自编、自演、自拍、自剪。”袁福群自豪地说,100余条原创视频发布后得到了亲友、老同事,还有众多网友点赞。老两口的女儿、女婿、外孙女在深圳工作,“新版”芭蕾舞《天鹅湖》发布后,沈圆圆为母亲点赞:“好玩,你真厉害,每天都有新创意,视频剪辑技术也越来越高。”

沈安石、袁福群这对耄耋老夫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并积极拥抱“数字生活”,跨越“数字鸿沟”,乐在其中,他们的银发风采感染了身边人和众多网友。

(记者尤炼)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