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是“花鸟使”,也是城市生态代言人
李现“打鸟”上热搜 鸟友群体受关注
2025-04-09 10:00:00  来源:江海晚报  

灰背鸫

纵纹腹小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西伯利亚银鸥

遗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翅雀

黑嘴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公益讲座进校园。

在古装剧《国色芳华》中,李现饰演的“花鸟使”蒋长扬身负为皇家搜罗奇花异鸟之责,而在现实生活中,李现在玉渊潭公园拍鸟视频火上热搜。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喊话”,安利起了自家观鸟、拍鸟的好去处。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事实上,在南通也有一群“花鸟使”,在绿水青山间绘就“江海飞鸟集”。

长焦镜头里的“江海飞羽”

春风拂过南黄海湿地,勺嘴鹬用标志性的“小勺子”在潮间带翻找食物;田野间的油菜花田里,迁徙过境的灰头鹀在花丛中踩出优雅的步伐……“鸟友”们屏息凝神,轻轻按下快门,定格这些精彩瞬间。

在南通,有一群“鸟友”坚持在野外观测、记录和拍摄,捕捉珍稀鸟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记录野生鸟类的灵动之美,为南通市生物多样性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也让更多的人认识鸟类、爱护鸟类。

近几年,南通五山地区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许多鸟类栖息于此,南通市生态摄影爱好者们也记录了大量的鸟类照片。生态摄影爱好者吴为民就是其中一位,他拍摄的鸟类图像不计其数。去年,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策划汇编《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图谱》,这本鸟类图鉴见证着城市生态的蜕变。吴为民与十余名“鸟友”提供了数万张影像资料,定格下凤头蜂鹰首次现身滨江、黑脸琵鹭种群数量翻倍等珍贵时刻。过去五山是“工业锈带”,现在成了“鸟类天堂”。

2021年9月25日清晨,吴为民和“鸟友”陆军在南通如东沿海滩涂清晰记录到一只斑鹭,这次记录也在去年进入江苏鸟类名录。“可能这些鸟种原先就有,但之前观测力量有限,未必能记录到。现在看鸟的人多了,发现的机会就大了。”吴为民说,很多新记录是在如东沿海发现的,这里有防护林带,不仅可以看到海鸟,也是一些林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春秋两季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

用镜头捕捉生命,用热爱点亮生活,拍鸟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最真实而自然的美妙瞬间,他们也因此成为城市生态最佳的代言人。吴为民等生态摄影爱好者也呼吁,希望大家文明出行、礼貌观鸟,避免给鸟类正常活动造成干扰,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以爱美之心观鸟、拍鸟,维护这份美好,与鸟儿保持适当的距离,相比起专业装备,这更应该成为每个“打鸟”人的必修课。

全民参与的生态觉醒

南通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广阔的沿海滩涂、内陆众多的河湖湿地,成为众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每个周末,南通“自然之眸”都会组织一批成员到长江边、军山、剑山、南通博物苑等地观鸟,其中有醉心飞羽的青年,也有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他们一起在树丛中寻觅鸟儿的身影,分辨各种鸟类不同的外形和鸣声,交流分享观鸟的心得与乐趣。“自然之眸”还会定期举行公益观鸟带赏或进校园科普活动,每次活动召集帖一发布,名额很快就被抢完了。

在如东滨海湿地,每年春秋迁徙季都会有数十只珍稀的“小勺子”——勺嘴鹬来这里觅食、栖息,吸引了国内外的鸟类科学家及观鸟爱好者前来调查或欣赏。如东掘港小学与“勺嘴鹬在中国”合作,将护鸟公益融入博物美育之中,以爱鸟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进行鸟类知识科普及校园观鸟和滩涂观鸟等,探索将生态保护和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勺嘴鹬教室”也在不断进入更多学校。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历时4年,持续跟踪拍摄东方白鹳在南通地区野外繁殖这一罕见现象,记录下它们求偶、育雏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瞬间。通过“隔网求爱,爱而不得”“鹳爸意外死亡”“鹳妈单亲育雏”“蟹塘之殇”以及“鹳鹊之争”等环环相扣的“剧情”,全景式展示人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2022年,南通施工单位为斑鱼狗筑巢让路的暖心之举成就佳话。这场守护行动不仅使斑鱼狗家族增至7只,更让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缘分从“神奇偶遇”到“常来常往”。

当江岸卸下钢索披上羽衣,施工单位为斑鱼狗筑巢让路,记者历时4年的跟踪拍摄,孩子们用画笔记录勺嘴鹬的迁徙轨迹……生态保护的全民参与,正是藏在每一份温柔的抉择里。

观鸟数据里的绿色嬗变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体现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同时也体现在羽蝶振翅、莺歌燕舞,那些生机勃发的场景就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直观体现。

一直以来,南通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构筑生态屏障,从拯救濒危物种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还原江海平原生命最美的样子。目前,南通有如东小洋口勺嘴鹬栖息地保护小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海门蛎岈山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三处被列入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持续多年的民间观鸟监测数据也正成为政府部门制定生态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爱鸟群体的扩大,科普教育与观鸟活动深度交织,推动生态理念扎根社会,“观鸟”有望成为一个闪亮的城市IP。

市生态环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南通市共记录到鸟类300种,与南通市上一轮本底调查数据相比(2019—2020年),新增28种鸟类。这些鸟类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分别为勺嘴鹬、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遗鸥、黄嘴白鹭、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青头潜鸭、小青脚鹬、黄胸鹀、白头鹤、卷羽鹈鹕、白鹈鹕和秃鹫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9种,包括苍鹰、凤头蜂鹰、大天鹅、白腰杓鹬等。IUCN珍稀濒危鸟类36种,包括鸿雁、大滨鹬、大杓鹬等。

(鸟类照片由吴为民拍摄)

(记者彭军君 刘璐)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