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通州农路紧扣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要点,突出“片区化”美丽农村路建设,以按照“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安全连片强化、治理连片发展”思路深耕辖区各乡镇农路片区提升。近期,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深入平潮镇高铁新城片区、五接镇滨江生态片区、刘桥镇现代农业片区、石港镇文旅融合片区等重点区域,联合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全区深入打造。
今年,通州紧扣“跨区化”“区域化”“标准化”三大方向,在平潮、五接、石港等镇启动“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2.0” 片区化建设,因地制宜,通过整合村镇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服务资源、产业资源等沿线资源突出要点构建全域路网体系。
跨区化打造,深度合作
通州区平潮、刘桥、五接三镇的农路与如皋农路相联,十总镇、石港镇农路与如东县农路相联。今年,通州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如东县交通运输局,贯彻落实市级印发的深化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工作方案要求,打破区域壁垒:建立跨区合作机制,在路域环境治理、安全保障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围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安全保障治理能效、服务能力,聚焦“片区化”打造,高标准完成跨区片区建设,高质量提升路域环境。
区域化打造,环环紧扣
片区化拓宽乡村经济圈。围绕环境美、安全高等要求,根据各自资源特点,石港镇依托农路形成产业发展环、风景环、生态环、交通环。平潮镇工业众多,为提升道路运输能力及路域环境,通州区拟投入2000万元对环线进行改造,对道路进行白改黑,提升道路绿化,在沿线设置多处景观小品,对环线道路全面安装标识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大大提升通行能力及路域环境。五接镇循环线路涉及海五线、东沙连接线、开沙大道、环岛路、开沙小区路、天池路、基地路,合计12.15公里,覆盖李港村和开沙村。此次片区打造充分利用开沙岛风景区旅游资源,环绕开沙岛风景区提升路域环境,在沿线设置多处景观小品,对环线道路全面安装标识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有效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保证了道路交通安全。通州从提升道路道行能力及道路绿化等方面,打造优美路域环境,加强与其他县区交通能力,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优美的环境出行环境。
设计施工标准化,赋能统一
此次片区化打造实施道路联通与标准统一,进行绿化提升、路田分家,在沿线设置多处景观小品,对环线道路全面安装标识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以标准化设计施工引领“片区化”高质量发展。宏阔的大桥(东沙大桥)、温馨的驿站(开沙岛驿站)、优美的生态(农路线风景)和安全措施(沿线安防设施),有效改善群众出行环境,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去年,通州投入5000万元打造金沙、平潮、川姜三大示范片区,整合36条农路132公里,推动交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其中,金沙街道改造9公里路网,吸引2亿元资金、落地番茄小镇等59个项目,村集体增收超90万元;平潮镇完成28公里道路升级,引入4家高端制造企业,签约5个项目;川姜镇完善工业园区道路,提升物流效率。
通州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通州将继续以“片区化”建设为纽带,以“四好农村路”为画笔,在跨区域协同中绘就发展同心圆,让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既成为群众出行的“幸福路”,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带”。如今,通州的5个精品片区正如璀璨明珠镶嵌在江海平原,见证着通州“路通八方、州聚万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