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市委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决心。17日举行的“乡村全面振兴,书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围绕粮食安全、农业科技、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资源要素等6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举措,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意见》提出,从增强粮油作物生产能力、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建立健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农业科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意见》提出,加快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加强智慧装备推广应用、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现代农业“智改数转网联”,引进、试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高端智能农机装备,让农业科技力量可感可及。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民增收的关键。《意见》提出,全市上下要以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强化现代农业招商、大力促进农村消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五个方面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乡村建设事关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今年,南通市将实施25个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建设,建设100个左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100公里、幸福河道1300条(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维护农村稳定安宁是今年乡村治理的四个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意见》提出,推进农村婚丧礼俗改革,倡导孝老爱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尚。
农村改革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意见》指出,认真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任务,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合理形成应用机制,引导规范有序流转。
(记者卢兆欣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