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让绿色成为淮安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2024-02-26 10:43:00  来源:淮安日报  

■陈森林

市第八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聚力在生态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千万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千万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千万不能还有“将生态与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观念。这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美丽淮安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的选择,更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作出的选择。展望未来,绿色必将成为淮安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形成绿色发展导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应深刻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将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协同增长作为价值追求。一方面,绿色发展根本是发展。不能只讲绿色不要发展,也不能只讲发展不要绿色,而是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从而实现发展质态更好、生态环境更优。另一方面,绿色发展是机遇。对淮安而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是新任务也是新机遇,必须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既不能照搬苏南发展模式,也不能始终“跟队走”,而是要主动作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从而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二是厚植生态特色优势,释放生态经济潜能。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淮安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最重要战略资源。要将这些生态资源从战略高度加以保护和利用,将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加以培育厚植,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比较优势。一要强化资源整合。建立全市山、水、林、田、湖、矿、湿地和集体用地等资源目录清单,系统评估区域资源整体价值。二要打造开发平台。引入专业机构对生态资源进行高质量设计和开发,从而使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三要高位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发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培育像西游乐园、方特东方欲晓、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这样的全域旅游旗舰产品,从而把淮安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以“绿起来”带动“强起来”。

三是培育绿色支柱产业,挺起生态经济脊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产业选择是关键。一要壮大优势产业,聚焦优势产业,握紧拳头、重点发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标杆。二要聚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如生态康养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洁净医药、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要培育特色产业。立足淮安自身实际,积极做好“生态+特色”文章,重点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生态文旅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酒及饮料等产业集群。同时,深度挖掘各县区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价值的地方产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富民效益最大化。

四是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现代生态样板。要坚持把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硬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继续打好“三大保卫战”。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治气工程项目、生态碧水三年行动、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等,让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美。二要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各种问题反弹,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狠抓生态环境项目,以高水平的项目建设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支撑。三要健全责任落实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突出全市“一盘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市委党校法政教研部副主任)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