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岁尾,回看全年,在卯酉大地上,一个个重大项目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全线发力,一项项重点工作以争分夺秒的拼劲提速冲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项目蓄势突破,富民增收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扎实推进……一份份稳健的答卷,见证了大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践行嘱托开新局,奋力谱写新篇章。今年以来,大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奋力稳增长、全力拼经济、着力抓落实,高质量发展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新动能加速蓄势聚力]
今年以来,大丰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牢牢把握经济恢复窗口期,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稳中有进。1—11月份,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537.7亿元,培育开票销售超10亿元企业25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60家。入选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名单,被确定为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单位。
搭上一体化发展“顺风车”,主动汲取长三角发展动能。大丰和上海有特殊渊源,和苏州、常州共建合作园区,高质量打造中韩盐城产业园和低(零)碳产业园,海洋产业基础良好、前景巨大……大丰区充分释放潜力,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布局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在稳的基础上奋力求进,在进的态势上奋力出“彩”。
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源源不断注入动力。精准制定政策,有效引领消费市场加快复苏,紧扣“五一”“十一”等黄金周假期消费关键节点,组织开展各类文旅消费活动,在餐饮、住宿、百货、家电家具等商贸流通领域,发放政府消费券,不断满足消费需求,拉动服务业经济增长。
[发力聚项目强产业]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朔风起、寒意浓,走进大丰区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到处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塔吊摇臂不停旋转、工程车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幅幅催人奋进的画面,奏唱出一曲曲昂扬向上的铿锵旋律。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大丰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建设,围绕三大未来产业、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六类现代服务业“3456”产业定位,集中精力抓实体经济、抓重大项目,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技改扩能”三大百日攻坚行动,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06个、新竣工72个,其中10亿元以上各5个,形成一批实实在在新的增长点,全力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项目建设掷地有声,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大丰区积极构建“11369”招商体制,赴上海、深圳、北京、欧洲等地开展小型化、有针对性地推介、拜访、签约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17个,突破国电投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岚泽绿色甲醇航煤及绿氨储罐基地2个百亿级项目,全区经济发展的动能动力加速蓄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扎实推进富民增收]
[彰显乡村振兴幸福成色]
走进草堰镇竹园村,只见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农户们利用自留地种植的青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冬日暖阳下的村庄,道路平坦、河道清澈,家前屋后整洁清爽,绘就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大丰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持续发力农业农村“112233”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2.29万亩,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建成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园区)1个。做优做强农业现代化产业,围绕粮食加工物流、油料加工、肉制品预制、葱蒜“四条特色产业链”,年内招引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4个。今年以来,农业全产业链开票销售额99.53亿元。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闯出富民增收“新路子”。大丰区总结推广手工经济、庭院经济、辅房经济等六种富民增收模式,新加入农户3.1万户,人均净增收920元,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村达60个,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7个。
[聚力生态文明建设]
[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大丰区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创成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实施生态修复,绘制花海风光”获评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典型,麋鹿保护区入围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区累计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1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居)9个,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在大丰生动展现。
如何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让好风景换来新“钱景”?大丰区积极探索“两山”通道转化路径,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名片”,讲好“世界遗产”故事,打响荷兰花海、野鹿荡、“美丽海湾”等旅游品牌,同时在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方面系统发力,做好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农业等文章,通过融合发展,打造长三角最具魅力的滨海特色风光带、最有影响力的度假旅游消费目的地。1-11月,全区各大景区接待游客达1258万人次,旅游经济强劲复苏。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交出民生温暖答卷]
盐丰快速通道二期、226省道大丰南段、春柳路南延建成通车,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附属医院进入压力测试阶段,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新建示范性乡村睦邻点14个、城乡长者幸福食堂15个,让老人就近吃上可口卫生的饭菜……一桩桩、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生无小事,民生连民心。今年以来,大丰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增进百姓福祉,不断擦亮幸福底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丰区聚焦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师资水准,用心打造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力提升教育质量,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大丰教育。
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守护“夕阳红”。依托区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和服务信息平台,为3万余名老年人提供10类50项服务,今年完成上门服务39.7万人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一张蓝图绘到底,乘势而上谱新篇。展望2024年,大丰将坚定信心、锚定目标,以争先进位的姿态、敢闯敢干的激情、脚踏实地的作风,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不断创造新业绩、交出新答卷,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大丰篇章。(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