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海角渔村”的蹲门,红帆岁月的“映滩红”告诉您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1943年的深秋季节,一位从李堡“反扫荡”战场上身负重伤,转移到蹲门野战医院的新四军小战士,一次昏迷苏醒后喃喃自语:“这儿的潮滩好美啊,一株株、一簇簇的红盐蒿把白花花的潮滩变成红彤彤的潮滩,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映滩红’吧!”几天后,因日伪封锁药品奇缺,小战士听着拥军支前模范周群英给他讲述的“蹲门海飞孝母的故事”合上了双眼。至今,小战士仍长眠在蹲门无名烈士墓中。
“为什么海角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渔村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蹲门的干部群众常常这样自问自答,告慰英烈!
蹲门人把祖国母亲装在心窝,爱在心里。他们听党的话,跟党走,在蹲门潮滩湿地上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1951年1月,蹲门党支部书记朱广元出席了全国农业先进代表大会。会上,国务院颁发了奖状及奖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蹲门人“由水路奔富路,率先圆了小康梦!”
为了祖国母亲容颜美,为给子孙后代留“绿肺”,近年来,蹲门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顾全大局,“退渔还湿”,一万多亩人工养殖区恢复生态原状,为申遗成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