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就是保护村民的健康。”见到蔡后群是2月2日正月初九的中午。他丢下饭碗又去“串门”了,但仅到门前,绝不进门,就扯着嗓子聊着,叮嘱着不出门,不聚餐,不打牌……
蔡后群是高新区蔡六村卫生室的医生,当村医已经三十余年了,村里一千多人,都在他的“管辖”内,虽无官无职,但肩上的担子却重。
腊月二十九夜接到了高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任务,蔡后群开始利用微信给从武汉回来的几个人先拜了年,再提示:不要出门,不要外出拜年。
但是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大年三十夜,村里有从武汉回乡的人发热了。一向温文尔雅的蔡后群,双眉锁在了一起。
他急急忙忙赶去,却吃了闭门羹。好说歹说,开了门,但却死活不同意去医院检查。“大过年的,哪有去医院的?”一句话呛得蔡后群一鼻子灰。但蔡后群不恼,他明白这家人。老人身患尿毒症,一年大部分日子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好不容易过年,全家团聚。
120急救车来了,为了避免矛盾,蔡后群请急救车停在大路上,而没有进村里来,一是担心引起村民不必要的恐慌,二是为了村民不对这户人家产生歧视,再则,是为了缓解这家人对春节救护车上门的不理解。
那夜蔡后群陪着一起去市人民医院,医生叮嘱要隔离观察14天。第二天是正月初一,蔡后群一早先发去了拜年祝福微信。一直等到晌午,偷偷从门前经过,看到这户人家吃完午饭,才赶紧上门进行体温测量——37.1摄氏度,蔡后群心中一阵惊喜。他还注意了一个细节,上门之前,特地没有穿白色的大褂,还特地先绕路经过了几家邻居,闲聊地宣传着防控疫情的知识,询问是否有人从湖北等地归来。他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村里人,这个特殊时期他去每一户人家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蔡后群觉得,蔡六村是他的管辖范围。他要守土有责,就必须较真、求真。
医生在村里是受尊敬的人。蔡后群当村卫生室医生已经30多个年头了,他跟村里的每个人都熟悉。为了做好宣传,他用拉家常的方式,让每个人了解疫情,了解作为普通老百姓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看着村里八九十岁的大爷、老太戴着口罩才出门,没有特殊情况,大家都自觉不出村的情形,蔡后群说,心里竟然莫名有些激动起来。
他一户户地走访,仔细询问核查信息,村里有12人需要隔离观察。他每天都需要上门两次量体温,询问情况。
这12个人的电话号码和微信号,蔡后群存入手机时都在名字前加上了“AA”,这样这些名字就在他通讯录的前列。爱人开玩笑说,我和儿子都是单“爱”,他们都成双“爱”了。
12名留观人员中,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九,出现发热症状的有2人,虽然紧张,但都能做到第一时间检查,第一时间排除。
工作有点“迂”的蔡后群,有一个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外来回乡人的信息,信息精确到什么时候从哪里回来,经过了哪些地方,回到村后,和哪些人有接触。是否咳嗽,每天的体温,身体状况如何。
2月1日晚上已经到了10点多,正准备入睡的蔡后群接到电话,说村里有从湖北回来的人。他穿着睡衣戴上口罩赶紧出了门。原来村里小伙大学毕业后,娶的媳妇是湖北人,但他们一直生活在上海,虽然丈母娘也是湖北人,但她也一直随着女儿在上海生活,此次,这一家都是从上海回来的,并未去湖北。量过体温后,正准备离开之时,又得知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回上海。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蔡后群早早赶来,帮着他们量过体温后,目送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