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年轻“新农民” 凌晨耀的创业故事
2020-10-22 08:45:00  来源:东台日报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场和合作社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现在已经管理了1500多亩土地,带动近百名村民就业。”提起自己选择当“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定,31岁的凌晨耀十分庆幸。从一名毕业后外出打工的毛头小伙,到如今金秋家庭农场、绿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直言,是农村透着芬芳的泥土,给了自己成长的空间。

凌晨耀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两年,但他一直有个回乡创业的梦。2012年,从事农业工作的父亲对他说,时堰镇那边的大棚瓜菜项目到期,原种植户不愿续包,你回家试试吧。凌晨耀心动了,他要抓住这一个好机会。当年,他踏上返乡务农的“归途”,牵头成立了金秋家庭农场和绿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刚开始,周边的亲朋好友都为他担心,会种田吗,吃得了这个苦吗?而凌晨耀认为,不会可以学嘛。农忙时分,他去田头学,无论高温酷暑、刮风下雨,凌晨耀都亲自参加选种播种、机械耕作、防病治虫、水肥管理等每一个环节。农闲时分,他东奔西跑参加各类技能技术培训,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种田过程中。烘干机、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无人机……这些农机他都会操作,从不当甩手掌柜。

在凌晨耀看来,高效农业的发展,技术尤为重要。一方面是田间管理技术,另一方面是机械化程度。他结合培训学习和外出考察,发现机插秧稳产高产、品质优,能克服直播稻生育期短、杂草多等缺陷。于是他在2016年购进两台高速插秧机,将800多亩水稻全部改成机插秧,当年获得水稻亩平均单产680公斤的好收成。随后他再接再厉,先后购进自走式植保撒肥机、插秧机、运输机、无人小飞机等,又投资安装4台大型烘干机,建起可存贮800吨粮食的仓库。

正是在不断摸索和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凌晨耀带领农场、合作社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先后获得小麦水稻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大米绿色产品证书,年生产小麦430吨、水稻650吨,实现销售收入330万元、利润20万元。2019年,他被评为东台市第二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与“新型职业农民”凌晨耀一样,在本市,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大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市农干校校长杨郁松介绍说,本市结合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需求实际,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结合农时季节和农作物种植关键期,采取进村培训方式,重点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小农户,让更多的农民投入到现代农业当中。目前举办近40期小农户生产技能培训班,每年组织实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