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时堰镇姜林村境内横跨安时河的先东大桥拆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当村民们行走在崭新、气派、投资超百万的二级公路大桥上时,无不盛赞上级给予的帮助,更打心眼里敬佩不少有识之士为家乡建桥作出的奉献。
先东桥距今已建有50年历史,年久失修。今年下半年,姜林村获得了公路桥梁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但姜林村需要拆迁周边房屋、提供土方等,配套资金在30万元左右。由于村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加之近年来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资金缺口不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向干群发出倡议,全力筹措资金。
倡议书发出后,姜林村全体村组干部带头捐款,引来众多群众响应。第一位来到村部捐款的是居住在姜林村的退休教师许长桂,他送上500元,动情地对村干部说:“修桥是大好事,这是我的一片心意请收下”。六组80岁的老党员王一祥,夫妻俩都身患重病,他也主动捐上100元。村老支书林富昌眼睛、耳朵都不太好,三次步行到村部,送上他饱含一片深情的300元现金。四组单身老人林金和第一次捐款200元,过几天又捐100元。他说,钱虽不多,却是我自愿捐出的。在北京打工的青年党员林莹莹听说家乡建大桥,表示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随即汇来1000元。居住在台城10多年,从事耐火材料销售的4组村民林汉荣获悉村里建大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捐款8000元,成为本次捐款额最多的人。据村党总支书记陈元虎介绍,林汉荣关注家乡建设,在村安装路灯、修筑水泥路工程中多次慷慨解囊,受到村民一致好评。祖籍姜林村五组现在上海川东农场工作的丁洲汇来2000元,他在微信中和村干部说:“我虽居住在盐城,工作在川东农场,但我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好”。
不久前,姜林村干部还收到一笔从昆山汇来的3000元捐款,汇款人是王才凤,可姜林村却查无此人。村干部多方打听,本镇港西村有人叫这名字,前去调查后得知,王才凤多年前已嫁入溱东镇,不是捐款人。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九龙村有人叫王才凤,并再行核实,原来是王才凤的女儿韦剑平用妈妈的名字捐款给姜林村的,韦剑平在昆山经商,她跟姜林村的朋友闲谈中得知村里建桥资金有缺口,并萌生了捐款想法,用妈妈的名义捐款就是不想张扬。得知来龙去脉后,姜林村干部十分感动。姜林村的收款账户上有一名叫“付铭”的人捐款1000元,至今未查找到捐款人。从外地来姜林村创办双马养殖场的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刘和平,今年又要新上冷库冷藏项目,同时由于养鸡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明显增加,企业资金周转并不轻松,但听到村里建桥消息时,仍毫不犹豫捐出3000元。这是他落户姜林以来为村公益事业的第五次捐款了。刘和平说:“我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村两委的大力支持,现在村里资金有困难,我们理应奉献爱心,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据姜林村统计,发出倡议一个多月,全村共收到110名有识之士的捐款,总额达76000元,有效缓解了配套资金压力,为大桥如期建成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