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岁的顾晓菊,系九三学社东台支社社员、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1988年毕业于盐城卫校,同年分配到市人民医院,从一名普通的护士,一步步成长为护理管理者。她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忘我的敬业精神诠释着护理人的高尚情操,更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九三”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33年的护理生涯中,顾晓菊先后在多科室轮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国家实用型专利2项,曾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她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荣获盐城市科技进步奖、盐城市新技术引进奖等,系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兼职教师,省护理学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为护理队伍的老兵,顾晓菊结合临床实际,通过合理安排、化整为零、步步推进的方法,夯实年轻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基础。她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临床课程教学,培养护理后备人才。近年来,医院护理人员在各级各类护理竞赛中获奖达150余人。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顾晓菊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调研,多渠道建言献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她身先士卒冲在一线,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前不久,顾晓菊被九三学社中央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市人民医院承担全市疫情防控、救治重任。腊月二十九夜里,医院电话通知顾晓菊担任隔离二病区负责人,组织并实施一线抗疫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顾晓菊原本的个人计划全部取消。按照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带领团队连轴转,对照隔离病房标准调整科室布局,第一时间制定科室工作流程、专科护理质量标准,以多种形式进行防控知识宣教,组织人员学习防控知识、诊疗指南,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自进入隔离病房后,她连续30多天无休,50多天没有回过家,忙得无暇分身。这期间,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难得回家一趟,她没能回家团聚。她没有时间参加父亲70岁生日,就连最疼她的外婆病重过世,她也因人员调整、新上岗人员培训等紧急任务,愣是一声不吭继续坚守岗位没有回去。
她是团队的“定海神针”。为确保防控万无一失,每一位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她都要反复检查。防护物资紧缺,为节约使用防护服,她带领队员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给患者吸氧、输液、抽血、雾化、翻身等,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忙得像个陀螺,一干就是6小时,出来时浑身湿透,精疲力尽。
她用爱滋润着队员、患者的心灵。她像大姐一样,时刻关注着每位队员。了解到有个小伙伴要过生日,她联系工会准备生日蛋糕,还悄悄联系家人录制视频,制造了一个“小惊喜”。她把隔离病人的心理抚慰放在第一位,每天通过微信群给他们鼓励、打气,用真情化解他们的焦虑、恐惧。辛勤的付出换来病人的肯定,病人用诗歌、感谢信、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今年6月,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投入运营。一个人、两头跑,是顾晓菊这几个月的工作常态。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全力协助新院开展人员培训、护理督导等工作,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她常说,“护理是充满爱的工作,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病人,我愿为护理事业奉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