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硕果丰收。连日来,罗桥镇沿荡村6000余亩的特色水产品迎来了丰收季,村干部正组织村民们忙着捕蟹捞虾,采收莲子、鸡头米等水产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沿荡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水产品专业合作社,为村里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高效水产品种养殖发展路,也由此走上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赵太谦作为村里的党员干部,率先承包起了水产合作社,大力发展荷藕、鸡头米、大青蟹和小龙虾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带领全村60多户种养殖户走上绿色生态的致富道路。“自从成立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我们的效益是一年比一年好,刚开始那会,因为销售渠道没打通,除掉人工成本,基本赚不到啥钱。后来成立了合作社,整个合作社对外跑市场、谈合作,逐渐打开了市场,合作社的效率也越来越好,现在亩效益纯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罗桥玉龙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赵太谦高兴地说,“合作社不仅给我们提供技术上的指导,还积极帮助我们拓展销路。”
昔日的沿荡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村里湖荡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虽每家每户都有几亩地的塘口种养,但因都是散户,不成规模,再加上销路不畅,效益并不明显。
2016年沿荡村“两委”班子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眼下优质自然资源,使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走出一条适合全村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途径,提高土地产出率,使沉寂多年的生态资源焕发生机,让村民钱袋子都鼓起来?在罗桥镇党委的帮助指导下,沿荡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向土地要效益,实施“党建+水产种养”强村富民战略,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党员干部领办合作社,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实现产业致富。“我们村在产业发展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村152名党员,从事水产种养殖的有40多名。”罗桥镇沿荡村党总支书记赵红卫介绍说,“目前,村里从事水产种养殖的农户年收入至少在15万元,不仅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也为我们村集体经济贡献了力量,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多万元,今年有望达1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