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小小手机话沧桑(朱中华)朱中华
2021-12-29 16:05:00  来源:阜宁日报  

百年大党,百年风华。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风光秀丽的嘉兴南湖上诞生,中国革命、建设、发展事业的红船从此扬帆远航。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梦想,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铿锵步伐,我家也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固定电话梦”“BP机梦”“小灵通梦”“智能手机梦”,成为小康之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懵懵懂懂的我,依稀记得,那时人们传送信息的主要方式靠“鸿雁传书”。给远方的亲友写信,要贴上八分钱的邮票,交给邮递员或直接到乡里邮电所去寄,等对方收到信时常常是新闻变旧闻。如有十分着急要紧的事,才会到乡里邮电所发电报。电报是按字数算钱,电报费很昂贵,人们常常惜字如金,尽量减少字数。由于当时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书信、电报受耽搁不是新鲜事,特别是书信耽误三五天是常事,甚至会石沉大海。尽管如此,邮递员清脆的一声 “某某信件”“某某电报”,总让周边人一阵躁动,拿信件、取电报的主人更是一路小跑,拿到后急忙拆开,一路走一路看,到家时一家人围着看,正面看反面看,连信封也不放过,唯恐漏掉一个字一个信息。那时,虽不是“烽火连三月”,但却是“家书抵万金”,人们对信息快速传递的渴求可见一斑。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话和BP机应运而生,方便了人们快速地进行信息沟通交流。当时电话安装费用非常高,除了机关单位,一般家庭很难装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初装费的逐渐降低,电话才得到普及。高中毕业的我,经过不懈奋斗,进入县直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当时因工作需要,单位给我配上了BP机(传呼机),我把它挂在腰上,一刻也舍不得离身,十分神气,时不时有意无意地露出来,显摆显摆。“腰别BP机,到处找电话”。由于当时电话还未广泛普及,BP机一响,就要找电话来拨通对方号码进行信息交流,常常出现BP机一遍一遍地响、就近找不到电话回复的窘境。

最令我难以释怀的是,一九九一年六七月份,阜宁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我奔波在马家荡、陈良、罗桥、灌溉总渠之间,深入一线进行抗灾新闻采访。有几天,BP机几次响起,但由于电话普及不够,再加之灾害造成重灾区道路泥泞、通讯中断,无法及时回电。一星期后,我回到家中,才知道妻子不慎小产,急着呼我回家照顾妻子。时至今日,每每想到此事,我总是懊恼不已,愧疚不已。

天道酬勤。我和妻子勤俭持家,终于在一九九五年底买上县城经济适用房,并咬牙拿出四千七百多元,装上一部固定电话。一部红彤彤的电话,放在床头显眼位置,平时总是盖着一块小花巾,既防尘灰,又很美观。有了电话,确实很方便,有什么事,总能及时跟亲友联系沟通。常常东奔西跑在外采访的我,一遇到下乡采访,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妻子,免得她和女儿左等右盼,也稍稍弥补一下以前通讯不发达让妻子久盼未回音的缺憾。固定电话不足的是,要拉好长的电话线到家,又不能随身携带,我期待着有一款小巧玲珑、携带方便的通讯工具出现。

二〇〇三年四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魔肆虐阜宁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县随即成立“非典”防治指挥部,我作为一名党员,被抽调到指挥部,负责综合组日常工作。县电信部门为支持抗击“非典”工作,向指挥部每位工作人员赠送一部小灵通(即无线市话手机),我幸运地成为全县较早使用小灵通的人员。小灵通其实就是最早的手机,只不过使用地域没有现在手机广。由于其体积小,能随身携带,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小灵通,真灵通。我们有了它,就能及时了解基层防治“非典”情况,迅速发布抗击“非典”指令,为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打赢“非典”阻击战赢得了时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技术日泻千里的时代,小灵通迅速升级换代为“大哥大”(移动电话)、模拟手机、数字手机、智能手机,使用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基本是人手一部(老年人有老年机),甚至一人多部手机。一不留神,手机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随身伴侣”。手机用处也是越来越强大,进入了“手机+”万物互联时代。手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打电话、发送短信、视频对话、语音聊天的通讯交流工具,还具备了录音、录像、照相、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打游戏、看电子书、存储文档、开视频会议的功能,能满足人们学习、购物、娱乐、支付、理财的需求,购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定位导航、刷脸、刷身份证、看病挂号缴费、手机银行更是家常便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手机也是功不可没,人们可以随时用手机查验行程码、健康码和疫苗接种情况,有效地助力了疫情防控。智能手机融合了电话、电脑、电视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诸多功能,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产生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缩短了时空距离,世界因此变成了“地球村”。可谓是一机在手,云游四方。我也不例外,先后用过诺基亚、苹果、华为等手机,经常用来晒朋友圈、做美篇、发美文,成为“手机奴”。

五十多年间,小小通讯工具由书信、电报飞速升级更新换代为固定电话、BP机、小灵通、手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折射了年过半百的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茁壮成长进步的缩影。

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梦”一定能胜利实现,我们每个人的小梦想也一定能早日实现!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