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八说阜宁古黄河(宫融)
2021-12-29 17:13:00  来源:阜宁日报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发源于青海,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新石器时代以后主要在山东流入渤海。黄河易淤易决,见于历史记载有1590多次,下游的河道时有变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26次较大改道之说,自战国以来的改道统称为黄河故道,并使用历史时期区分共有8期、75个县(市)。阜宁,位于淮河下游尾闾,今江淮平原中部地区。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第四次大变迁时,夺取县域的淮河入海水道流入黄海起,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纵复至山东入海后,遗弃的河道称为“废黄河”,列为全国黄河故道的最后一期范畴。民国20年间,黄河入海口由云梯关东移至小零凎。今在滨海县月亮湾港口入海。时至今年,黄河流淌阜宁的时间长达836年,可谓之“流古千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的领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让黄河成为人民的幸福河。我们阜宁,也实施了黄河故道片区综合开发战略,建立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古黄河沿线的17个村4万多人口实现了共同富裕全面小康,不再是江苏六大贫困带之一。今年将持续加大投入,推进片区保护修复振兴,谱写阜宁古黄河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阜宁古黄河,与今山东黄河口虽相距420公里,但同根同源是黄河的第8个共同体。概览古往今来的历史进程,有八个方面的叙说。

一说阜宁古黄河,原是淮河流经阜宁的入海水道。

淮河是我国七大河之一,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洪泽湖后,其主流由江都入长江,主流的部分经淮安、阜宁、滨海,今在扁担港入黄海。公元前2278年,就有大禹治水疏导淮河在云梯关独流入海的传说。公元24年汉代,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就有人工开凿的沟渠贯通。从夏朝到北宋时期,县境淮河仅广袤数十里,行水通畅,在云梯关入海,长期安澜。为防御海潮入侵,唐大历年间修筑有常丰堰,北宋仁宗年间修筑有“范公堤”终迄庙湾20公里。直至南宋绍熙五年黄河夺淮时3470多年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水灾,人民生活安定无虞,史称“江淮乐地”。

二说阜宁古黄河,黄河夺淮使阜宁饱受水害之苦。

黄河在县域夺淮的661年时间里,前期301年其势不强,没有造成大的灾害。从明朝弘治八年(1495)后,黄淮合流,黄强淮弱,黄河水全经县境入海。致使河床淤垫日高,原淮河由地下行水的利河变成地上行水的害河,经常决堤成灾,加之人谋不臧,本是天堂福地时而变成水乡泽国,阜宁人民苦熬了360年。历史上常有“饥民待哺,饿殍载道”的记叙,明初“洪武赶散”由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感同身受。在1195-1855年,县域列入史书的黄河决口有40多次,海潮和卤水倒灌平均每隔4年就有一次。明正德七年,嘉靖元年、十三年,隆庆三、四年;万历廿一年、三十五年,天启元年、四年。清雍正二年,乾隆元年、十一年、十九年、廿九年,道光十一年,咸丰元年,二年、三年。境内都有大水汇为巨浸,溺死人畜无算。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河决童营,决堤178丈。全县百里无人烟,造成的灾难最为惨烈。

三说阜宁古黄河,沙淤冲积形成“黄河三角洲”。

黄河夺淮后,县域有10多万吨黄沙沉淤形成黄泛区,面积达843平方公里,为全县面积的58.5%,分为黄河滩地、黄河冲积坡地、黄河冲积平原三个小区。清雍正九年,正是朝廷在这块土地割地新设阜宁县,沿黄河有芦蒲、周门、羊寨、北沙等千年古镇。而沿射阳河的集镇历史相对短些,全县人口22万人。2009年3月,国家出版的《中国地形及山脉走向图》上,在黄海平原中标有“黄河三角洲”。阜宁的黄泛区包含其内。黄河三角洲有狭义、广义区分,山东黄河口地区为狭义,天津至江苏废黄河口地区为广义。

四说阜宁古黄河,曾是漕运孔道和兵家必争之地。

黄河夺淮前,县域的淮河从隋朝贡赋起为漕运孔道,元朝每年经北沙入海北运燕京的漕粮均有百万担以上,北京景德年间漕粮输京达600万担。夺淮后,明朝崇祯帝委任中书舍人沈廷杨驻庙湾3年督办漕运,直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北纵后失去了漕运功能,于光绪廿五年改漕运为海运终止。淮河还是河运通道,入海口云梯关一带,为海防前哨。从商周年代起,引发帝王将相诸侯军旅过境争战和频繁战事,民众深受战乱之害。汉献帝兴平年间,盐渎县令派遣儿子孙策至羊寨一带做好抗击曹操的准备。东汉时期,朝廷在云梯关设立海关署。东晋孙思组建农民起义军进攻云梯关与刘裕作战3个月被击败。南北朝刘太祖肖道成统兵出征经云梯关时留有诗一首。唐太宗李世民屯兵征辽在北沙战败后避难于马垛寺、朦胧寺。元代世祖忽必烈派将士进驻马逻、北沙。元末张士诚江淮起义在云梯关与董博激战7昼夜。明嘉靖帝在云梯关派杨茂(杨五郎的后代)为镇守将军,平息倭患。

五说阜宁古黄河,朝廷和民国政府治黄收效甚微。

黄河夺淮后,不闻朝廷筑堤治黄。明隆庆年间始有堤工,工亦卑矮;万历七年,总河督潘季驯4次督河,经27年河工仅至百户营;崇祯五年总河朱光祚堵苏嘴决口,费银1.7万两。清康熙十六年,河督靳辅筑堤至云梯关,高至一丈,统称缕堤不坚固。黄河北纵离开阜宁后,淮水复流依然溢决肆虐。光绪十年只在大堆上筑有一座马工石涵排水避卤,光绪卅二年,张謇主张导淮,阜宁人裴荫生也呼吁导淮,然亦枉然。民国3年,张謇任导淮督办,遵照孙中山修复淮河的训示,进行了水文观测,至民国20年以无果告终;民国23年冬,国民政府开挖入海水道,自张福河经废黄河至套子口入海;民国24年,全县征集民工4万余人参加导淮31.7公里,至次年9月结束。民国25年,国民政府在废黄河单港建活动坝,坝基、越河土方、钢板已大致完成,年底因抗战影响停工,计支国币52万多元。民国27年,国民政府扒开花园决口,使黄河故道万亩良田都变成了沙荒地带,每逢西北风、东风流沙肆虐弥漫,往往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高粱、山芋、黄豆、花生,产量极低,甚至无收。1965年5月,笔者参加盐城地委工作组在羊寨公社外口大队的调查,民国27年后变成的328亩处滩地为荒废地,472亩滩头地望天收,最多亩产70斤,另1957亩农田年单产只有130斤。

六说阜宁古黄河,解放后治黄治淮成就辉煌。

1940年10月,阜宁县首次获得解放,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由县长宋乃德主持,于1941年春夏在黄河入海口以南修筑一条45公里长的“宋公堤”。1942年7月,县政府拨款4万元,动员群众集资6万元,组织民工2000多人修筑钱码险段2公里。1948年间,县组织抢修黄河大堆35公里,防止了决堤泛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全力兴修水利,顽强地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坚持治黄治淮结合,灌排统筹,全面实现了高标准的河网化,全面加快了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旧貌换新颜,成就辉煌。在黄河故道治理上,使原来的废河建设为灌溉+排洪+除涝的利河。主要工程有:1951年春,组织7000民工进行钱码险段切滩建堤护坡。1963年汛期,钱码险段又经奋战2个月保护了堤岸。1970年10月2日,钱码水位破历史最高水位为9.13米,继续抢修加固,至此险工患处趋于稳定。1956-2010年,计组织险工岁修54段,其间2006年投资600万元加修黄河堆险工患段32处。2019年以来,又完善了黄河故道后续工程,干河防护7千米。在淮河治理上,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于1953年挖筑苏北灌溉总渠阜宁段和排水渠,1972年又相继建成腰闸、船闸、水电站,2003年6月,在黄河与总渠间建成淮河入海水道阜宁段,至此,淮河又在阜宁有了全新的水系。黄淮分流,且共同承担排洪、灌溉,全县少见水灾肆虐。

七说阜宁古黄河,两处国家级红色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一处是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1941年10月1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42年1月20日至3月5日举行,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主持。会议结束后,刘少奇奉中央之命调回延安时,华中局、军部领导人及三师驻地干群在古黄河大堤上依依惜别。会议旧址原是一栋建于民国初年背倚黄河故道的5间平房,时为县立单港初小,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于1981年修葺一新并陈列相关史料挂牌公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扩建为红色文化传承工程,占地28亩,建筑面积达1827平方米。另一处是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43年9月,1959年县委县政府重建,1983年经首多省政府批复扩修。党的十八大以来,经县有关部门于2019年1月实施修缮提升保护利用工程,同年9月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

八说阜宁古黄河,今被县文博部门列为阜宁新八景之一。

县散文家协会,县博物馆、《阜商》杂志社等部门探研形成阜宁新八景图,于2020年9月在县内报刊上公示。今年中秋节九如食品公司推出“阜宁八景月饼”上市,均以《黄淮遗韵》的古黄河图列为八景之一。今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经济区,依枕在平均宽度1.5公里、全长36公里的古黄河堆堤上,按照“优质果林产业区、美丽乡村样板区、苏北桃花源旅游区”的定位,开发建设成为阜宁代表性的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景点。在河上建有古黄河大桥、观赏秀美的乡野风光,有竹筏漂流、拔罾、垂钓,在堆上建有众多的游乐场,景观小品和餐饮休憩设施,新建成的中山路列入盐城市旅游2号线,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2021年度“红色之旅初心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阜宁古黄河之名,起缘于南朝绍熙年代的“黄河夺淮”,时至今日因有“废黄河、淤黄河、旧黄河(台湾《阜宁人》刊物中的称名),黄河故道、古黄河”而传世闻名。2021年6月9日,县召开黄河故道片区综合开发工作会,县委县政府作出部署和任务要求。阜宁古黄河,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成为阜宁人民的幸福河。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