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疏泥沙,筑河堤,即兴水利,又宜旅游。长江黄河如此,黑龙江松花江如此,射阳河亦如此。
照比中国的大江大河,射阳河乃“小巫见大巫”,但小巫有小巫的好处,射阳河百八十米宽,两岸堤柳招摇,亭榭相映,好比小家碧玉,择邻而居,互展风采。
射阳河堤,筑时较晚,大概是90年代初,方具规模。在此之前,两岸荒芜,荊蒿遍地,蟾蜍蚂璜横行其间,河水泛滥,水灾连年。特别是解放以前,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卖儿卖女,景象凄惨。
改革开放之后,阜宁大变,首由射阳河始,筑堤修路,栽花植柳;次是射阳河北旧城小变,矮楼翻新,街道拓宽;最后是射阳河南大变,几年之间,新城如幻,高楼林立,交通如织,“五年再建一个新阜宁”,绝非虚言!
为阜宁百姓休憩得所,县政府特意在步行路、步行街后,在射阳河上又修了一座步行桥。桥的北面,宛如“坐虎”,盘踞而上;桥的南面,又像巨龙,飞腾而下。桥上多处驿站,百姓可凭栏远眺,上游是驳船摆尾,下游是两河分飞。
在步行桥下,一座铁牛剉足,闷足了劲,要跟谁“顶架”呢?
对手是“三羊开泰”吗?可那三只羊,小羊依偎老羊,温驯善良,羊须飘飘,怡然自得。并不理会那凶“铁牛”的“挑战”!
“铁牛”与“三羊”之间,是一处长廊,那是淮剧票友之乡,一人清唱,几人操琴,众人摇头晃脑,以前吟的是讨饭调,现在哼的是太平谣。哼哼呀呀,响遏行云,好像在向世界宣告:江淮乐地在哪里?人间天堂在哪里?江淮乐地在阜宁,人间天堂在庙湾!
堤埧上,十几米便会遇到一个穿“黄马甲”的环卫志愿者,他们大多是老爹老妈,他们在执帚清扫,落叶落不尽,清扫扫不完。
阜宁小城有三多,一是新四军碑林多,二是夫妻店多,三是老年志愿者多。这表现了老解放区淳朴敦厚的民风。就是这些新四军碑林,宣示着阜宁的神圣;就是这些老年志愿者,维持着阜宁街道的整洁;就是这些夫妻店、夫妻船装扮着阜宁的美丽!
至于欧景洋阁,奇花异草,怪椅顽石,在河堤路上比比皆是,如果你走累了,可以随时随地休息,还有一些健身器材,亦可上去晃悠晃悠,美哉美哉!
在河堤上,你闻到的是奇花异草的芳香,你听到的是广场曼舞的歌声,你见到的是庙湾百姓的笑脸,你体会到的是阜宁人民的勤劳勇敢!
射阳河堤是阜宁人休憩的场所,也是旅游人必游的景点。河堤上装饰着黄杨绿柳,河堤上洋溢着安逸幸福。你游兴正浓时,可顺便给兴谷寺上上香,祈求风调雨顺,稻粱丰收。不用花钱,不用买票,只要你愿意,便可天天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