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躺平”一词热度不减。躺平者,“先天不足”,姑妄弃之;躺赢者,得天时地利人和,出身即是巅峰,开局就是王者。躺平者愤愤然,其背后实则是对社会资源不公的抵触,整个社会需要有消弭和纠偏这种不公倾向的正向能量。我的看法是,丛林法则的现代社会,很难苛求绝对意义上的公平,非人生极端之状况,躺平不能当作庸常人生的托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生而强者,不自喜,不自矜,不恃强凌弱,是大慈悲,更是大智慧。《伊索寓言》里有个故事:一只狮子遇到一只小老鼠,老鼠几番衅之,意欲激怒狮子,可对方不为所动。其它动物不解,问狮子,你不是百兽之王吗?怕他什么?狮子回答:如果我对他发怒,就会背负和老鼠计较的骂名,而这只老鼠却会获得挑战百兽之王的殊荣。
强弱转化,胜负易势,常态也。比如阿喀琉斯的脚踵,比如武侠小说中得武功秘籍的大侠。古人交给我们太多面对强弱的人生智慧,已经成为古老东方国度的哲学文化。“退避三舍”的谋略,“欲高反下,欲取反与”的告诫,“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箴言,都在反复告诉我们,收缩拳头和肌肉,有时不是示弱,而是谋略和智慧。一个时时处处要秀肌肉、找人干架的人,是莽汉,绝非强者。适当示弱,反而能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真正强大的人,懂得收敛锋芒,不会咄咄逼人,更不会将骄傲的鞋底展示于弱者面前,在呻吟和眼泪中获取征服的快感。一切源于外在资源的强大,并不值得炫耀,也满足不了无度的挥霍。色厉内荏、徒有其表的强大,是一种更孱弱的自卑。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钦佩逆风飞翔的翅膀,悬崖之上的绚烂人生,生命的韧劲令人动容。人的可贵之处,正在于逆境中的一次次抗争和奋起。一直帮扶的一个小女孩,父母重病,家徒四壁,冬天做功课时,父亲用塑料薄膜在屋外帮她搭起一个“阳光房”,取阳光之温,驱严冬之寒。比之自然之阳光,尤令我欣慰的是,小女孩爱笑,内心阳光,没有在苦难面前变得暗淡无光。我相信,只要拥抱不自悲的人生,她必会迎来花团锦簇的春天。
强和弱的胜负手,翻云覆雨。与其慨叹人生无常,莫如宠辱不惊,起而争之。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灿然,或者黯然,求人不如求己,在内因不在外因。
人如此,国亦然。在霸凌主义和胜者为王仍然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我们需要笃信,古老中国哲学中“大同思想”,仍然是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戾气的消解。当然,我们更要有所行动,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用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用强大而不强势的姿态,去告诉世界,什么叫“和为贵”,什么叫“命运共同体”,让强和弱携手,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