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临鹤城染新绿,沃野平畴蕴生机。广阔无垠的黄海滩涂正飞来成群结队的鸟儿,射阳县县城开放大道两侧树木枝头的嫩芽正吐露着朝气,一望无际的农田里麦浪正泛起层层“绿波”,日月岛生态旅游区植树造林的人们正挥锹、铲土……
近年来,射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紧扣沿海独特的资源优势,将国土绿化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有机结合,以绿色书写生态,以生态构建和谐,绘就了一幅“林城相依、林景相映、林人相谐”的美好蓝图。
“我和同事早上七点钟到现在已经栽了200棵紫薇,我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射阳的绿化作一份贡献。”日前,在日月岛紫薇园参加义务植树的志愿者陈春志说。据了解,日月岛紫薇园项目占地620亩,总投资1.2亿元,项目以“紫气东来、松鹤延年”为主题定位,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影视摄影等为一体,7月底将建成。
造绿增绿规划先行。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县和国家林规院、南林大、省林科院等院所合作,优化沿海10万亩森林、连盐铁路射阳段3万亩用材林等“六大”重点板块,重点打造万亩海堤景观林、万亩G15沿线背景林和万亩射阳河沿线生态林。
“新造林应该种植什么品种?”“绿化建设如何推进?”在进行研讨、调研后,我县按照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要求,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优先规划符合沿海实际的耐盐耐碱耐湿树种。如今的鹤城,栾树、榉树、银杏等比比皆是,樱花、紫薇、桂花等摇曳生姿……
“今年,我县坚持疫情防控和绿化造林‘两手抓、两不误’,以实施‘123’工程为统揽,将重点建设1个苗木交易中心,打造2个森林公园,新建3个万亩林带。”在植树现场,县旅投集团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已完成新造林1.3万亩。
借助科技手段加强林木病虫害监测,苗木成活率和管控率大大提升。日前,一架无人机从金海林场上方腾空而起,透过无人机的镜头,苗木整体生长情况一目了然。“借助‘智慧耕地’客户端、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我们对林地实行全方位、不间断巡查监管,大大避免了因森林病虫害等给林业造成损失。”县旅投公司的一名无人机操控手介绍道。
射阳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充分利用现有镇区、国企苗圃,有效解决疫情期间苗木调运难题,为春季造林绿化提供坚强保证。此外,该县有效利用国家农发行30亿元储备林项目贷款与县级1.1亿元绿化造林奖补资金,重点对规模成片造林、森林小镇、森林村庄等进行补助,为林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这几年,“网络植树”也在射阳县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中国绿化基金会推出的“网络植树”公益网站,花上几元钱就为广西贫困地区认捐一棵亮叶杨桐。“通过网络植树也是尽一份责任和义务。”合德镇居民王丽说。
绿化造林的落脚点在增收富民。射阳县在推进造林绿化过程中,做足做活林业文章,坚持“绿色、生态、跨越、和谐”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绿色增收”之路。近日,在黄沙港镇海星居委会,人们正在忙着搬运树苗,该镇将由农技中心选购的2万株果树苗免费发放到村民手中,在美化村庄的同时带动增收;微风拂过,新坍镇栽种的500亩桃园经济林已初现“俏模样”……据统计,我县苗木年均销售额达2.5亿元,年均实现林下经济总量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