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绿色引领菊乡美 ———射阳县洋马镇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绿色发展纪实
2020-11-26 08:32: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崔晓蕾 孙彬 冯小雨  

  初冬时节,来到全省最大的“苏菊”生态基地、“中国药材之乡”——射阳县洋马镇,无论是集镇,还是村庄,处处花红树绿、水清路坦,给人爽心悦目之感。

  近年来,洋马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在“菊花+”上做文章,先后获评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江苏最具人气乡村旅游休闲地、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国家生态农业旅游景点等称号。

坚持绿色引领,认识上攀新高度

  该镇以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为契机,坚持绿色引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围绕2020年建成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的目标,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居签订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及愿景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生态文明,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绿色村庄、绿色家庭、绿色学校活动;各创建单位制作环保灯箱广告,悬挂横幅标语,利用世界环境日等时段,积极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在广场设立咨询台,举行“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专题宣传,汇聚了全社会共创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坚持生态优先,实践上谋新思路

  该镇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结构变绿变轻,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着力打造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该镇良好生态环境资源禀赋,认真做好“生态+”文章,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农业”等模式,切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充分发挥洋马菊花资源优势,先后建成千亩露天菊海、近万平方米精品菊花文化馆、百亩切花生产基地,重点推进菊花功能食品、精品花草茶品、绿色庭院产品等项目,加快中药康养园、药膳养生馆、小镇特色商业街的建设,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充分依托和挖据丰富的农业资源,以优越的生态环境、鲜明的中药材特色产业和浓郁的乡村风情,通过绿化、亮化、美化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景点,精心装扮和整合盘黄线、药材线、辉丰线、陈李线、洋洋线五个通村旅游线和“十里菊香”“百药园”“金菊广场”三大景点。

锻造家园之美,人居环境有新改善

  该镇按照《洋马镇落实生态发展观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方案》,成立由派出所、水利站、农技中心、环保、村建、城管等部门组成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疏浚河道,整治畜禽养殖场,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为做好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对骨干河道、大中沟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制度,全力打造水绿岸清全域河道,对全镇大小河道、村庄河塘进行全域整治清理。投资建设1座日处理5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大污水管网覆盖面,镇内机关、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小区、工业集中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宾馆饭店、浴室、屠宰厂等排放的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对居住分散、不适宜建集中式污水处设施的村(居),采用沼气池、化类池的办法处置生活污水。以清洁家园为重点,完善垃圾收集清运机制,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五级网络体系。

精织绿色之网,森林小镇创新特色

  该镇以“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为目标,大力实施绿色通道、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森林抚育工程。2020年完成港中小岛和药材村成片造林3000亩,各村居新建成片果园2000亩,北邗等村新增桑园400亩。区域内宜林绿化率95%以上,林网控制率65%以上。每村建有20亩以上村林、风景林、休闲林等成片林,每组建有一个1亩以上的村民休闲健身公共绿地,绿地内配有健身器材。村民家前屋后常年保持有15株以上树木;村庄绿化中乔木树种占70%以上,珍贵材种、乡土树种占20%以上。同时加快“一河一路”建设,新洋港沿河与G228接线5.8公里,建成4米宽的景观带。高标准建设珍贵彩色树种示范村,在贺东村十六林带东洋洋路南栽植枣树、香樟、桂花、银杏等树木。全镇完成四旁植树10万株,今年实施森林抚育面积2000亩。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