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射阳生态环境局:“为企解难”当先锋
2021-11-04 16:40: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记者 张伟 通讯员 魏列伟  

   “请问,是生态环境局吗?我们厂的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自检数据为什么明显低于你们的监测数据?”日前,射阳生态环境局接到合徳镇工业园区某企业的情况反映,立即派出监测专业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现场检测,发现问题所在,及时指导改正,解除了企业困扰。

  年初以来,射阳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为企解难’当先锋”行动,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以“抓落实、深扎根、解难题”为重点,密切联系基层企业,主动作为,真情服务,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中干在实处,见到实效。

  优化服务 主动作为见真情

  “我们要着力调整优化环境服务要素,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构建简洁、高效、规范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服务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建立‘事中垂直服务、事后跟踪服务’模式,直到客商和企业满意。”射阳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鸿斌表示。

  该局建立“网上审批、快递送达”的政务服务模式,大幅缩减报告书、报告表的办理时限,为建设项目早建设、早投产争取时间,提升客商的满意度和社会的认同感,实现“零投诉”。推进政务信息透明化,及时公开环境审批、排污许可、排污费收取等事项,扩大公众参与权和企业知情权,让服务对象真切感受到环保部门的支持与帮扶。

  该局建立完善“多方会商”机制,通过实施“牵线搭桥”“组团会诊”“主动上门”等方式,开展重点环保问题企业“点对点”式的定向帮扶服务,先后帮助30多个企业整改问题170多个,受到企业欢迎和好评。实行“提前预警”制,向污染治理一时存在问题隐患的企业提前发出预警告示,并把环保政策、技术、信息和培训带到企业,指导企业整改到位,先后向40多家企业和近10个项目发出了“提前预警”,取得“预期治理、防患未然”的效果。

  把脉问诊 规避风险解难题

  射阳生态环境局秉持“绿色GDP不是简单地关、停污染物排放企业,更不是粗暴断水断气断电”这一认知,对污染治理有望的不达标企业宽以期限,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治理污染,把存在的环境问题整改到位。

  上半年,射阳经济开发区一家重点企业的工程项目因污染物总量指标没有落实,迟迟无法投入运行。为此,该局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多次与省厅、市局相关部门对接协调,为企业卸下了“总量问题”包袱,解了燃眉之急。

  该局与30多家中小企业构建了沟通合作桥梁,建立部门和企业间的新型“亲清”关系,落细落实帮扶措施,下狠功夫化解深层次问题,取得了治污增效和达标排放新成效。在强化监管、全面从严执法的同时,该局将“三线一单”划定单元延伸到镇园区,按照镇区区域比较优势、功能定位及环境容量,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项目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三挂钩”,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为镇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提供科学指导意见。

  创新机制 保障发展有底气

  射阳生态环境局基于全县发展角度制定创新性举措,努力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尺度,让企业真切感受到环保人“铁面治污”背后的温情和真诚。

  企业环保设施验收自行监测是一件较为繁琐的系统性工作,今年6月,某企业工程项目即遭遇了监测验收的“瓶颈”,一时陷入困境。了解情况后,射阳生态环境局立即抽调多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环境监测人员现场驻点,连续工作几天,指导协助企业完成了在线监测设备比对、样品质量控制等自行监测验收任务,使企业如期顺利投入试产。

  该局探索建立企业环保信任保护机制,完善“环保信誉企业档案数据库”,厘清和掌握“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制定“四查三访一评”监管服务流程,创新“规范管、系统管、长效管”的“三管模式”,配套建立“清单式专项监管实施方案”,探索切合县情实际的服务型环境监管执法模式。

  该局服务重点企业申请污染防治补助资金,及时办理银行贷款所需的排污许可证,缓解企业资金流转压力,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治理;不断完善生态保护红线长效管理机制,支持企业深度改造治理设施,加快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步伐,确保红线区域“功能不降、面积不减、性质不变”、治理提效上台阶,保障县域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升。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