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扬州中小学生这个暑假很精彩
2025-07-10 09:54:00  来源:扬州日报  

正值暑假,扬州中小学生们享受着难得的假期,或自主学习,或沉浸阅读,或外出旅行,或开展暑期调研。7月8日,记者走近他们的生活,发现孩子们的暑假很精彩。

“追星”体育老师看“苏超”

这个暑假,邗江区华东师范大学邗江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李睿,追着“明星”——学校体育老师王康看苏超。

原来,邗江区华东师范大学邗江实验小学的体育教师——王康,有着双重身份。学校里,他是一名体育老师,点燃孩子足球梦想的“足球领路”,球场之上,他是苏超扬州队的“铁血后腰”。

小学四年级,在前国脚胡燕瑜教练的慧眼与悉心锻造下,王康开始了自己追逐足球梦想的征途。最终叩开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大门,在更广阔的天地淬炼球技。毕业后,王康身披无锡信捷战袍,以硬朗的作风和关键表现为利刃,助球队成功冲乙。

退役后,深植故土情怀,王康回归扬州,来到华师实小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苏超战场上,作为扬州队中场屏障,王康场场打满。每一次精准制导的传球、每一次奋不顾身的抢断、每一次铜墙铁壁般的防守,都展现出职业球员的硬核素养与对胜利的无限渴望。

“校园里,他是我们心中可敬可爱、技艺超群的足球教头;赛场上,他是为扬州荣耀拼搏的英雄。”李睿告诉记者,因为有王康老师,放暑假后,几乎每场苏超比赛他都会去现场观看,尤其是扬州队参加的比赛。

调研扬州传统文化更热爱家乡

连日来,邗江中学领导力社团的同学们,冒着酷暑,走进扬州古城老巷,了解扬州古城文化。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一曲清曲版《声声慢》在央视舞台荡开涟漪。演唱者范文焘一袭长衫,指尖瓦碟轻敲,六百年的清曲撞上现代旋律,弹幕瞬间刷满。同学们走进位于古巷的“千秋粉黛”剧场,了解范文焘老师与扬州清曲的传承之路。

在“千秋粉黛”剧场观赏曲目后,邗江中学领导力社团的李墨菡、戚义蓉、曹宸铭及周徐晨对范文焘进行访谈。

“‘千秋粉黛’剧场紧临个园,游客集中,特别是外地游客多。在这里表演,能最直接地向八方来客宣传扬州清曲这一地方特色文化。”范文焘老师介绍。暮色中的个园剧场,范文焘调试着新谱的《运河谣》。窗外运河水声隐隐,瓦碟叮咚如星落玉盘。

有了实际场地的探访,如何借助公共政策推动古巷的持续发展?如何使扬州古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邗江中学领导力社团古巷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扬州市广陵区人大常委会东关街道工作委员会,与东关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对话。

“通过本次对话,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政府在保护古城古巷方面所付出的努力。”邗中学子曹宸铭说。

美食小厨神暑期烹饪乐无穷

育才实验学校2020级的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开启独特美食探索之旅,变身“扬州美食小厨神”,亲手制作扬州特色菜,在烟火气息中收获成长与温暖。

记者了解到,学校布置了关于制作扬州特色菜的德育实践作业,激发学生对美食制作的兴趣。

假期里,孩子们在家长全程陪伴指导下,纷纷走进厨房。制作扬州炒饭时,专注翻炒蛋液、米饭,观察食材逐渐金黄喷香;做大煮干丝,仔细处理配菜,调试高汤滋味,感受食材从零散到成菜的奇妙变化……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扬州特色菜,提升动手能力,还在与家长协作中收获自信,让亲子时光因共同下厨更显温暖。

记者 刘冠霖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