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亭湖 > 正文
公筷公勺能否引领“新食尚”?
2020-04-17 17:38:00  来源:亭湖报  

随着餐饮堂食的逐步恢复,与家人亲友出门聚餐也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日前,市文明办、区文明办均发布倡议,号召市民把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倡导文明餐饮新风尚。市民对使用公筷公勺是否支持?推广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公筷公勺成不少市民外出就餐标配

4月9日上午10点多,在悦达国际大酒店内,服务员正在忙着准备午餐前的摆盘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每位客人面前均摆放了两双筷子,一双浅色、一双深色。“现在给每位顾客准备两双筷子,一双取食、一双进食。为了防止客人拿错,我们对筷子颜色特意做了区分。”酒店总经理助理陆小平告诉记者,自酒店复工以来,他们就为客人提供了公筷,每道菜上桌时,还会再附上一副公筷或公勺。

记者随后又先后走访了多家餐厅。走访中,不少餐厅负责人均表示,此次恢复堂食以来,市民就餐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接受使用公筷公勺,有些顾客还会主动咨询此事。“我们还对部分菜品进行分餐上桌,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消费者的用餐安全。”盐城福德宫大酒店总经理张超介绍,大部分客人都会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如果遇到不使用公勺公筷的情况,他们会进行善意的提醒。

“前段时间,我听说餐饮业恢复堂食后,便立马约上朋友到外就餐。”家住市区金贸花园小区的朱浩对记者说,“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餐馆对前来就餐的客人要求更高了,不仅要了解健康情况、控制单桌就餐人数,还会提供公筷公勺。我觉得非常好,尤其是使用公筷公勺这一点,应大力推广。大家在一桌吃饭交流的是感情,而使用公筷公勺体现的是文明,就餐也更安心。”

采访中,不少市民与朱浩有着同样的想法,均倡议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经常在外就餐的市民薛萧雅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会对和别人一起吃饭有顾虑,现在一些餐厅在餐桌上放上了公筷公勺,既不失礼貌,又恰好消除了这种小尴尬。希望不管在疫情期间,还是将来,这样的文明用餐习惯能一直延续下去。

习惯难改、成本提升成推广难点

4月8日晚,在位于开放大道的尚友丽都大酒店的一个包厢内,市民陈栋和五位好友点了9个菜,每道菜都配备了一双公筷或公勺。记者观察到,陈栋在和好友刚就餐时,还会使用公筷,但吃着吃着,所有人都很“默契”地忘记了公筷的存在,直接用私筷夹菜。

“虽然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使用公筷公勺的,但是在就餐时,还是总把筷子混用。以前虽然政府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自己也没有太在意。新冠疫情发生后,经常看到这方面的宣传,我和家人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但是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用着用着就给忘了。”陈栋向记者坦言。

除了习惯难改外,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是公筷公勺推广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市民认为使用公筷公勺是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相互嫌弃的一种表现,特别是与家人吃饭时没必要太讲究。于是,常常主动或被动地将一双私筷用到底,私筷入口再入盘,交叉感染疾病的隐患就此埋下。

“每次出来吃饭,我提出使用公筷,不是很熟的朋友会尊重我。但是如果是家里亲戚或者闺蜜,他们就会说我矫情,有的直接说‘你是嫌弃我们脏吗?我们又没什么病,也不怕你有病!’”市民彭树梅说,这时候她就会很尴尬。

而对餐饮企业来说,实施公勺公筷意味着运营成本的提升。“比如两个人来餐厅吃饭,吃三四个菜,平时只要准备两副餐具,如果菜品里有汤,再加一个汤勺。现在实行公筷公勺,要多准备四五副餐具,大大提升了餐厅员工的清洗强度,从而增加了餐饮企业的成本。对于规模酒店来说,推广得应该好一些。但是外面的一些小餐馆,老板就不一定舍得投入了。”位于建军路的一家餐厅负责人表示。

推行健康餐饮方式需各方合力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呢?业内人士认为,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餐饮企业、广大市民等方面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安全、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风尚。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区文明办、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向辖区酒店、食堂、车站、集贸市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发放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同时,组织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党员干部代表、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公开承诺,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形成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我们还积极组织区内媒体、广告公司等机构的专业工作者,参加省文明办组织的‘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紫金公益传播设计大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市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加忠介绍,3月19日,盐城餐饮业全面复工营业,协会要求各餐饮企业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同时提倡分餐制度,鼓励餐饮单位增加分餐菜的菜品供应比例。

餐饮单位是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其实公筷公勺在餐饮业早已有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全推广开来。”张超介绍,“复工前,我们对酒店的每一名服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专门增设宣讲员,向每一位进店就餐的顾客进行政策宣讲,主动提供并引导顾客使用公筷公勺,同时增加餐具消毒频次,确保安全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居民可以尝试在家里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在家实践起来并不是很难,每个菜准备公筷公勺,可以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餐饮堂食的逐步恢复,与家人亲友出门聚餐也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日前,市文明办、区文明办均发布倡议,号召市民把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倡导文明餐饮新风尚。市民对使用公筷公勺是否支持?推广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公筷公勺成不少市民外出就餐标配

4月9日上午10点多,在悦达国际大酒店内,服务员正在忙着准备午餐前的摆盘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每位客人面前均摆放了两双筷子,一双浅色、一双深色。“现在给每位顾客准备两双筷子,一双取食、一双进食。为了防止客人拿错,我们对筷子颜色特意做了区分。”酒店总经理助理陆小平告诉记者,自酒店复工以来,他们就为客人提供了公筷,每道菜上桌时,还会再附上一副公筷或公勺。

记者随后又先后走访了多家餐厅。走访中,不少餐厅负责人均表示,此次恢复堂食以来,市民就餐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接受使用公筷公勺,有些顾客还会主动咨询此事。“我们还对部分菜品进行分餐上桌,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消费者的用餐安全。”盐城福德宫大酒店总经理张超介绍,大部分客人都会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如果遇到不使用公勺公筷的情况,他们会进行善意的提醒。

“前段时间,我听说餐饮业恢复堂食后,便立马约上朋友到外就餐。”家住市区金贸花园小区的朱浩对记者说,“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餐馆对前来就餐的客人要求更高了,不仅要了解健康情况、控制单桌就餐人数,还会提供公筷公勺。我觉得非常好,尤其是使用公筷公勺这一点,应大力推广。大家在一桌吃饭交流的是感情,而使用公筷公勺体现的是文明,就餐也更安心。”

采访中,不少市民与朱浩有着同样的想法,均倡议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经常在外就餐的市民薛萧雅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会对和别人一起吃饭有顾虑,现在一些餐厅在餐桌上放上了公筷公勺,既不失礼貌,又恰好消除了这种小尴尬。希望不管在疫情期间,还是将来,这样的文明用餐习惯能一直延续下去。

习惯难改、成本提升成推广难点

4月8日晚,在位于开放大道的尚友丽都大酒店的一个包厢内,市民陈栋和五位好友点了9个菜,每道菜都配备了一双公筷或公勺。记者观察到,陈栋在和好友刚就餐时,还会使用公筷,但吃着吃着,所有人都很“默契”地忘记了公筷的存在,直接用私筷夹菜。

“虽然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使用公筷公勺的,但是在就餐时,还是总把筷子混用。以前虽然政府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自己也没有太在意。新冠疫情发生后,经常看到这方面的宣传,我和家人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但是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用着用着就给忘了。”陈栋向记者坦言。

除了习惯难改外,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是公筷公勺推广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市民认为使用公筷公勺是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相互嫌弃的一种表现,特别是与家人吃饭时没必要太讲究。于是,常常主动或被动地将一双私筷用到底,私筷入口再入盘,交叉感染疾病的隐患就此埋下。

“每次出来吃饭,我提出使用公筷,不是很熟的朋友会尊重我。但是如果是家里亲戚或者闺蜜,他们就会说我矫情,有的直接说‘你是嫌弃我们脏吗?我们又没什么病,也不怕你有病!’”市民彭树梅说,这时候她就会很尴尬。

而对餐饮企业来说,实施公勺公筷意味着运营成本的提升。“比如两个人来餐厅吃饭,吃三四个菜,平时只要准备两副餐具,如果菜品里有汤,再加一个汤勺。现在实行公筷公勺,要多准备四五副餐具,大大提升了餐厅员工的清洗强度,从而增加了餐饮企业的成本。对于规模酒店来说,推广得应该好一些。但是外面的一些小餐馆,老板就不一定舍得投入了。”位于建军路的一家餐厅负责人表示。

推行健康餐饮方式需各方合力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呢?业内人士认为,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餐饮企业、广大市民等方面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安全、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风尚。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区文明办、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向辖区酒店、食堂、车站、集贸市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发放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同时,组织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党员干部代表、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公开承诺,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形成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我们还积极组织区内媒体、广告公司等机构的专业工作者,参加省文明办组织的‘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紫金公益传播设计大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市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加忠介绍,3月19日,盐城餐饮业全面复工营业,协会要求各餐饮企业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同时提倡分餐制度,鼓励餐饮单位增加分餐菜的菜品供应比例。

餐饮单位是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其实公筷公勺在餐饮业早已有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全推广开来。”张超介绍,“复工前,我们对酒店的每一名服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专门增设宣讲员,向每一位进店就餐的顾客进行政策宣讲,主动提供并引导顾客使用公筷公勺,同时增加餐具消毒频次,确保安全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居民可以尝试在家里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在家实践起来并不是很难,每个菜准备公筷公勺,可以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胥艳)

责编:乐剑浒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