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小敏捷的吉娃娃、乖巧可爱的萨摩耶、忠诚温顺的中华田园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宠物犬进入了大众视野。毫无疑问,养狗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有些狗甚至成为主人的精神寄托。然而,由于部分市民缺乏文明养犬意识,犬吠声扰民、犬只咬伤人、宠物犬随地大小便、遛犬不拴绳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养犬问题引起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我区的养犬情况如何?相关部门又有哪些管理措施?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宠物热”现象持续升温
7月3日晚上,家住毓龙公寓的柏红在毓龙小游园遛她的小型雪纳瑞犬,她告诉记者,作为名副其实的“爱狗一族”,她的微信、QQ头像都是自己和狗狗的合影。“由于特别喜欢小动物,我每天都很享受跟狗狗待在一起的时间。它很通人性,也很可爱,有时候我心情不好,它就会默默陪着我。其实大部分犬类都很聪明,会无条件地爱主人,它们什么都懂,只是不会说话而已,我认为宠物狗可以让城市更添温情。”虽然工作很忙,但柏红表示,她每天都会带着爱犬下楼逛逛。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不少市民建起了微信聊天群,在线交流养犬心得。“《狗狗知识大全:狗狗“吃醋”的5种类型,你家属于哪一种?》《狗狗有这些表现,极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导致的》《为大家盘点几种适合家养,体型大性格却温顺的狗狗》……”7月4日,在毓龙街道部分居民建的“我家的汪星人”微信群中,几个链接接二连三闪了出来,从宠物狗的“衣食住行”到分门别类,再到饲养知识科普,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看法。
“一开始这个群里只有四五个人,大家没事发一发自家宠物狗的照片,偶尔交流交流养狗心得。如今随着群内成员不停地拉人进群,群里的养狗爱狗人士越来越多,各类关于狗狗的消息总是闪个不停。”该群群主、家住海棠苑的李同对记者说道。
记者发现,在我区迎宾公园、毓龙公园、东亭湖公园等地,每天早晨和晚上遛狗的市民越来越多。区动物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陶守均告诉记者,目前,我区犬只共有1.75万只,随着居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区饲养宠物的家庭占比也会进一步提高。
养犬问题日益凸显
“这是我家的‘石榴’,它已经3岁了。”7月2日,家住东亭湖街道在水一方小区的市民皋艳抱着她的爱犬向记者展示。这是一只小巧的比熊犬,毛发雪白、眼珠乌黑,十分可爱。“虽然它平时性情乖巧、温顺,但每次出门我都会拴好绳,并且带上纸巾、小塑料袋,及时把粪便收拾起来,然后扔到垃圾桶,绝不乱丢。”皋艳说道,她每年都要给“石榴”换一次犬证、打一次疫苗,定期处理毛发、检查身体。
像皋艳这样文明养犬的市民在我区还有很多,但不文明养犬现象仍时有发生。市民周澍告诉记者,不久前,她独自一人在长亭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一只棕色的小狗从一辆电动车的踏板上跳下朝她飞奔过来,她吓得大惊失色,躲到一边,可电动车上的小狗主人不仅没有停下车道歉,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只是说了句“别怕”,接着放慢车速把狗招呼上车,随后就若无其事地开走了。
“虽然狗不大,而且没有咬到我,可是真的很危险,如果是小孩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碰上刚刚的情况,很有可能就会受到伤害。拴根狗绳又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旁人呢?”提起当初的事,周澍心有余悸。
除了不拴狗绳惊吓、伤害到别人,在外散步时一不留神踩上宠物狗的粪便、犬吠声大到让人不堪其扰……诸如此类因不文明养犬引发的不快,很多人都遭遇过。“目前我区除了区人民医院等点位外,还设了7个狂犬病疫苗注射点,都是24小时开放,一旦出现狗咬人的情况,我们会全天候为广大市民服务。”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
文明养犬任重道远
6月30日上午,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联合市文明创建巡访团观察员和志愿者们开展“依法规范养犬,共建文明家园”主题活动,对今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盐城市养犬管理办法》进行专题宣讲和解读,并召开“文明养犬、从我做起”恳谈会,组织部分居民在自觉践行文明养犬承诺书上签字,并免费发放拴狗绳,为部分宠物犬打防疫针,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着眼于保障市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下设一支常态化专业捕犬队,配备专职捕犬人员3人及捕犬设备,联合分局各派出所开展日常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工作。6月份以来,社区民警发放有关文明养犬的宣传资料近千份,在市民遛犬比较集中的早晚时段,对遛犬集中的重点区域、路段进行不间断巡逻。
“一经发现不挂狗牌、遛犬不拴绳、不及时清除犬粪等不文明养犬行为,我们会及时进行劝导整治,让市民自觉养成控制犬吠、遛犬拴链、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等良好习惯。专业捕犬队如果发现流浪狗便对其进行收容,发现大型猎犬则进行劝迁。”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朱文锦告诉记者,6月份以来,捕犬队共捕捉80余只流浪狗,均已送至新兴集中收容点进行统一管理。“宠物狗数量大、分布广,不可能保证每一次不文明行为都有执法者在场,希望养犬的市民朋友能够提高文明意识。管好宠物犬,绝不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私事,只要它们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区域,养犬人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朱文锦说道。
“近年来,我区不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海报、横幅、发放《致市区养犬市民的一封信》以及主动上门向养犬的户主宣传文明养犬法律法规知识、在广场集中设点等方式方法,对文明养犬行为开展全方位宣传,”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还与公安、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配合联动,努力形成合力,将养犬管理工作推向深入,共同倡导居民依法文明养犬,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卫生环境,营造了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黄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