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早晨,记者来到市区希望大道与太湖路交界处,看到新建的白色遮阳挡雨棚竖立在路口,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遮阳挡雨棚确实为我们老百姓带来了方便。以前,天气炎热的时候,遇到时间比较长的红灯是一种‘煎熬’。现在好了,可以在棚下耐心等红灯。如果碰上下雨天,没带雨披,还能在棚子下面躲一会雨,不用担心自己变成‘落汤鸡’。”骑着电瓶车的市民卢先生说。
为了让群众出行更方便、交通更有序,遮阳挡雨棚被列为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5月份启动建设以来,我区先后在建军路、毓龙路、开放大道、希望大道等车流、人流密集的重点道路路口,新建了53座遮阳挡雨棚,8月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还有10座遮阳挡雨棚正在办理立项、概算审核等手续。”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遮阳挡雨棚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出行提供了便利,在高温和雨雪天气等候红灯时避免日晒雨淋,也可以有效减少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文明交通志愿者的陈汝梅,对这个便民设施也大加赞赏:“自从有了遮阳挡雨棚,骑车的市民、行人包括我们,在路口都相对‘舒适’多了,现在很少看到为躲太阳着急闯红灯的人了。”
除了发挥遮阳挡雨功能之外,遮阳挡雨棚还成为新的公益宣传阵地。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区在不少遮阳挡雨棚设置公益广告灯箱,宣传吴登清、刘婵等我区“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先进事迹,弘扬倡导文明新风,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位市民在等待红灯的同时,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