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大家好,2020春来早;突发疫情没想到,不防不治不得了。”连日来,在江苏省响水县小尖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这样的声音随处可听,朗朗上口,耳熟能详。人们不仅要问,这押韵顺口、通俗易懂、到嘴到肚的宣传材料是谁写的?太有才了!该镇很多干群会竖起大拇指骄傲地告诉你,那是我们镇今年68岁的“牛哥”、县七彩梦艺术团秘书长——吴美德的杰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的小尖镇人大原副主席、镇关工委主任吴美德十分关注,敏锐地认识到这场战“疫”宣传的重要性,他不等不靠、首当其冲,认真编写防疫宣传材料,积极参加防疫宣传工作,当地干群一致称其是位名副其实的“百姓名嘴”。
为了编写出既符合防疫政策文件要求、又能让乡亲们听得进、记得住、好理解的宣传材料。2019年荣获“江苏好人”、盐城市“百姓名嘴”的吴美德,从正月初二就忙起来了,他看电视、“玩”手机、读报纸、查资料,从多个方面掌握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定、宣传口径、防控要点、科学方法等,心里有了“政策底数”后,他便着手撰写防疫宣传材料。
经过连续两天的伏案奋战,他一口气撰写了七言11首、每首4句、几乎句句押韵的顺口溜。内容涵盖疫情来临、宏观政策、文件规定、防控方法、讲究卫生、生产生活等。
初稿出来,他反复斟酌,仔细回味,觉得可读性、记忆性、政治性和科学性还欠缺。特别是开头用“瘟神卷土到人寰,众志成城抗毒顽;白衣天使驰火线,人民十亿渡难关”的开场白,尽管押韵顺口,但这些话太高端,太斯文,太正统,没有达到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的“乡土味”要求。
于是,他又掩卷沉思,考虑怎么修改。经深思熟虑突发灵感的他挥笔一气呵成:“父老乡亲大家好,二零二零春来早;突发疫情没想到,不防不治不得了。”他大声朗读两遍给家人和自己听后,觉得押韵顺口、通俗易懂,便乐呵呵地继续往下修改。
最后一段原来是以党中央坚强领导为核心进行编写的。写完之后,他统揽全篇进行“回头望”时,觉得口气有点高大上,不够接地气,首尾没有呼应上。于是转换笔锋,改成“国家强才民族旺,军民联手攻‘冠状’;坚决跟着党中央,全民皆兵打胜仗。”当镇里组织对他所写的宣传材料进行录制、准备在全镇进行广播前,他再易其稿。觉得“国家强才民族旺”中的“才”字的应用,不符合“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律出了问题。于是,又即兴把“才”字改成“大”字。
就这样,这位曾在军队摸爬滚打近20年、只有小学文化的吴美德所撰写的宣传材料,被镇里录制、在各个村居的宣传车播放之后,收到全镇上下的一片赞声。
完成防疫宣传创作任务的吴美德,顾不上歇一歇、喘口气,又马不停蹄忙开了,只见他戴上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后,用自己购买的既可录音、又可“直播”的手提小喇叭,奔走在菜市场、商场、超市等地,以口播、快板等多种形式,用他那独特的嗓音,顶着凛冽的寒风巡回宣传,生怕漏掉空点盲区;“赶时髦”的他还学会应用“抖音”,展示自己的宣传作品。
为“疫”情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从大年初二以来,吴美德每天除在家吃三顿饭,其他时间都冲在疫情防控宣传一线。“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能为小尖防疫宣传做点贡献,付出点我觉得值。”吴美德自豪地说,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都非常支持我。他的儿子吴大伟也不甘落后,一有机会就陪他走街串巷去宣传,谱写了一曲全家总动员、父子齐上阵的抗疫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