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以来,他始终兢兢业业地践行着自己一心为民的从警誓言,拼搏在基层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岗位上挥洒着青春热血,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幸福安康。他就是县公安局南河派出所民警朱孟臣,一名90后青年民警。
调解纠纷,他是社区“和事佬”。初入派出所,琐碎的工作加上陌生的环境,朱孟臣十分茫然。但他迅速调整心态,一头扎进社区,走街串巷了解辖区治安环境、村情民意,不断学习、总结,短短几年,他从一个不会说、听不懂方言的外地人,变成能听、能说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本地通”,从“新兵蛋子”成长为辖区群众口耳相传的“小朱警官”。
“警官,你快来看看,他们打起来了。”一日,正在值班的朱孟臣接到报警称,辖区两家人因琐事发生了肢体冲突。朱孟臣迅速带领辅警赶到现场进行劝阻。在阻止双方行为后,他耐心询问事情原委。原来其中一家的孩子在外面玩耍打扰到另一家午睡的老人,而两家之前就因为门口垃圾的处置等琐事发生过口角,此次事件更是加深了矛盾。在理清事情来龙去脉后,朱孟臣先安抚好双方情绪,然后细致周到地讲理释法,同时提出解决方案,“还是小朱警官有耐心,讲话非常在理。”最终两家在他的见证下握手言和。
热心助人,他是群众“贴心人”。在社区民警这个岗位上,朱孟臣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身边群众的平凡小事。当群众有困难,他会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渡过难关。“派出所工作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熟悉你,才会信任你,有了信任,基层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朱孟臣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小朱警官,我父亲今天顺利拿到了补贴,特地来跟你报个喜,谢谢你。”日前,南河派出所户籍窗口接到一个特别的感谢电话。原来前不久王阿姨来到派出所求助,称其父亲今年快80岁了,因身份证过期,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导致其在办理各种补贴时受到影响。了解情况后,朱孟臣和窗口工作人员利用午休时间,带上相关设备驱车前往王阿姨家,为王老先生办理身份证。
反诈防骗,他是辖区“守护神”。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屡屡发生,朱孟臣深刻认识到治理防范的重要性,因此,他总结了一套心得,“开展反诈工作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项,要与群众面对面‘叨叨’,一起探讨、交流怎么解决。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成就继续来,直到大家都入脑入心。”所以,朱孟臣最常做的就是“步巡”,他跑遍了辖区19个村居,发放宣传手册、给群众讲案例,发动群众下载国家反诈APP,使用盐之无诈小程序。同时,朱孟臣主动对可疑数据和信息进行上门核查,通过他的细致排查,数次成功阻止诈骗汇款,为群众挽回损失。
8月24日,南河派出所接到一条预警信息,辖区居民张先生疑似遇到网络诈骗。朱孟臣立即电话联系张先生,得知他多次接到来自香港的电话,称其在网站上办理的20万元贷款已经通过审核,可以直接申请,“免利息”“无抵押”“无需担保”,只需按照贷款的10%左右交一笔保证金。正好缺钱的张先生便加了客服微信,打算继续下一步操作。
经过交流,张先生答应放弃这笔贷款,但朱孟臣还是不放心,决定亲自上门劝阻。在面对面沟通中,朱孟臣详细讲解了网络贷款陷阱的特性及公安机关打击类似案件的真实情况,此时的张先生才恍然大悟,对自己一时的“侥幸”感到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