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镇江市积极探索全生命周期模式治理“白色污染”
2024-05-08 10:16:00  来源:镇江日报  

450年,这是一个塑料瓶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大约需要的漫长时间。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塑料的广泛应用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如何充分发挥塑料循环利用带来的减污、降碳、节能效益,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

源头减塑、末端回收,“碳”路未来。镇江市一直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围绕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重点环节,探索全生命周期模式治理“白色污染”,取得积极效果。

时间追溯到2008年,我国就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在此基础上,2020年、2021年分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全链条治理的力度与广度,吹响了“十四五”时期全国塑料污染整治的“冲锋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塑料污染治理”,随后的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以“全球战塑”为主题,旨在呼吁终结塑料,到2040年将塑料产量减少60%,建设一个“无塑未来”。

源头减量替代是实现塑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镇江一直在行动。针对源头减量,镇江市建立了违法行为负面清单,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纳入国家、省、市禁塑范围的塑料制品制造类建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一律不予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保从源头上堵住禁塑产品的生产,同时加强商务销售、邮政快递、文旅餐饮、农用地膜等领域治理,全面落实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推动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消费者已经养成自备环保购物袋的习惯,这对于减少塑料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不是带环保袋,就是循环使用之前用过的塑料袋。”市民蒋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约了朋友、同事一起逛街,她还会多准备一份,这样的习惯已经保持了好多年。

但消费新业态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消费场景,让塑料袋的消费给监管带来了难题。记者浏览多家商超外送服务,其包装费主要构成就是塑料制品的费用。不仅如此,禁塑在消费末梢的“无感”现象也依然存在。“家里有个专门装塑料袋的收纳盒,越攒越多,几毛钱的塑料袋在结账的时候根本不在意,所以出门购物常常不记得带环保袋。”市民黄先生惭愧地说。很多人都有黄先生类似的经历,而大家之所以无感,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主要还是源于塑料袋的性价比和便利性。

塑料污染治理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今年“世界地球日”,镇江市发改部门发出倡议,希望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使用可重复使用制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纸制品等替代品,妥善处理包装废弃物,让点滴行动和举手之劳为“减塑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加强回收利用是塑料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在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方面可发挥的空间广阔。对此,镇江市应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建立塑料回收体系,并通过发展回收技术提高废弃塑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丹徒区,就有这样一家企业——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再生工艺,实现废弃塑料瓶的优质化再生。分拣、预清洗、粉碎、热洗、瓶片分选、熔融造粒、连续固相增粘……生产线上,废弃塑料瓶经过多道程序,成为食品级塑料原材料,实现从“瓶”到“瓶”的绿色再生,此外还可实现纤维化应用,做成运动服、户外服等。

不足一天就完成的循环利用,看似简单,实际上从塑料瓶里再生的绿色能量巨大。赛维尔新材料总经理张朔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如此循环再生1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可以减碳2.3吨左右,相较于使用石化产品为原生材料,减碳75%以上。

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的塑料更需要加强处理。市发改委资环处负责人介绍,镇江市正深入开展分类处置,强化末端治理,以生活垃圾“四分类”覆盖小区辖市不低于75%、辖区不低于90%的建设标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同步开展废弃物回收工作,科学稳妥进行处置。“16年禁塑,塑料的弃用与转型面临新的复杂局面。镇江市将在生产、使用、回收、处置、清理等各环节持续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加大全链条治理的力度与广度。”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吴秉志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