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的老城区,大西路宛如一条历史的纽带,串联起了一片片有故事的巷弄。这里的每一条巷子,都像是斑斓画卷中的独特笔触,各自拥有着不可复制的特色与精彩。板壁巷,便是这众多巷弄中的一条,它不仅蕴藏着温暖的慈善故事,还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两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小巷独有的魅力。
板壁巷,东至三元巷,西至贾家巷,全长约140米。这条小巷之所以得名“板壁巷”,是因为它曾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盲道。金山街道银山门社区党委书记蒋菊花介绍,很久之前,巷内有户闵姓人家,年轻时在无锡等地经商,晚年回到故乡镇江行善。由于他的母亲是盲人,闵家便在此设立了“盲人收容所”。为了方便盲人行动,闵家将巷子的所有拐角用木板包了起来,盲人只要敲打木板,就能找到收容所。这一善举不仅为盲人提供了便利,也让小巷因此得名“板壁巷”。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铺在墙壁上的木板早已不复存在,但那些圆角拐角、老旧的木门依然诉说着昔日的善举与温情。如今,小巷里依然在诉说着当时的场景,巷道里专门设立了说明牌,成为板壁巷独特之处的一个重要见证,也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小巷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慈善故事,板壁巷还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记者路过板壁巷25号伍氏民居时,看到大片的茑萝松“爬”在青砖上别有一番风味。“这个花有细细的花筒,花冠外檐,是一个标准的五角形,我们都叫它五角星花、红五星花。”住在民居里的夏奶奶告诉记者,这是她无意种下的花,一年年生长下来范围越来越大,等到花开时节,红色的花朵点缀在墙上可好看了,“好多路过的人都喜欢来这儿拍照片!”
在板壁巷,不仅能感受到温暖人心的力量,还能体验到那扑面而来的、充满生机的烟火日常。前不久,银山门社区第八届“小巷歌王赛”火热开唱。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小儿,还有往届的“小巷歌王”,都通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用自己的歌声唱出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参赛的时候唱了一首邓丽君的《你怎么说》,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老歌,现场很多人跟着一起唱呢。”今年79岁,家住板壁巷2号楼的刘伟鸣老人是第五届“小巷歌王”,她是小巷里有名的文化活跃分子,不仅自己热爱唱歌、唱戏,还在巷子里组建了一个平均年龄60岁的戏曲团,为社区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板壁巷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故事。尽管时光流转、巷壁斑驳,但那份历史的厚重与人情的温暖始终如一。在这里,人们能够感受到慈善的力量、生活的气息和文化的魅力。本报记者习斌卞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