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靖江市面向社会新招聘209名专职网格员,10月份已全部配备到位。作为我省首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暨指挥中心建设试点,靖江聚焦数字政府建设和“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启动“大数据+网格化+指挥中心”新引擎,聚力打造区域社会治理之“芯”,加速构建“一张网治理、一个平台指挥、一套体系运行”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数据赋能,支撑“最强大脑”
网格助老员上门为老人“刷脸”,就能获知其个性化需求并开始计时服务,老人家中的音视频记录仪可监控服务全过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靖江探索“网格+居家养老”路径,创新推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变“养老”为“享老”。
靖江市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主任吴益星介绍,去年6月,靖江成立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致力打通数据壁垒,推动行政审批、城管、水利等31家单位85个应用场景数据上“云”,整合公安、城管、环保、民政等原有网格,架构覆盖全域的“云·网·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三位一体”,助推靖江“智治”之路越走越宽。
大数据赋能,支撑“最强大脑”。靖江综合指挥中心全力构建大数据辅助机制,纵向建成“市—镇—村—网格”四级指挥体系,横向打通12345热线、“泰治理”网格平台、数字城管平台等,实现“一门汇聚,全域治理”。到目前,已形成各类诉求分析、数据分析报告252份、调研报告6份、经验做法7份。
协调督办,力推“联勤联动”
今年4月30日,因疫情防控需要,靖江市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实施管控。5月1日至2日,多位市民致电靖江12345,反映他们需要奔赴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参加“专升本”考试,上百名考生最迟5月7日前必须返校备考。靖江综合指挥中心立即与市疫情防控小组、教育局、交通运输局及属地政府联系,5月2日以“要事专报”形式向市政府报告。靖江市市长陈锋剑高度重视,迅速协调督办,要求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后由交通卡口放行。
在此期间,有10名外地实习生在靖江市人民医院实习结束,因公共交通暂停无法离靖。靖江综合指挥中心多次与医院、学校对接,于5月6日将10名实习生送至泰州火车站乘车返回学校,在他们抵达目的地后由校方专车接回。
靖江综合指挥中心聚焦主责主业,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部门,公安、应急、消防等行政执法力量,以及水、电、气等保障服务企业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中心建立完善首办负责、协调调度、信息通报、源头治理、考核督办闭环工作机制,“7×24小时”在岗守好民意诉求“主入口”。靖江市还推行网格联席会议制度,实现“指挥部”与“战斗前线”扁平化管理,多方共商解决网格治理中的实际问题。
精网微格,助推共治共享
莲沁苑社区是靖江最大的拆迁安置区,常住人口2.5万余人。澄靖园区办事处以莲沁苑社区为试点,划分出21个网格。今年3月,升级后的莲沁苑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启用,以“最强大脑”指挥“最快手脚”,居民反映的、网格员收集的各类信息都在这里汇总,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反馈,快速派单处置。莲沁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宁向全体居民公开承诺:每位居民的反映在15分钟内必有响应。
创新“微网格”,汇聚“大力量”。今年以来,靖江综合指挥中心聚焦“精网微格”,按每50户建立一个“微网格”的要求,对全市1126个城乡综合网格进行再细化,共布局“微网格”5273个。疫情防控期间,综合指挥中心高效统筹靖江城乡各网格的核酸采样点,完成上级推送的核查数据146842条,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老弱病残等提供上门服务7.1万人次。
近期,靖江综合指挥中心又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等开展“网格民情大走访、服务群众零距离”主题活动,协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新部署新要求,靖江正倾力打造更为集成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枢,以“网格化”助推大共治,以“大数据”激活新动能,在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协同力、战斗力、原动力上精耕细作,全力推动网格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报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宋仁玉 刘冰 张琰